1、单选题 下图是沼气池、猪圈、厕所和蔬菜日光温室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读图回答:
1.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可能所在的地区是2.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所改良的主要的自然条件是3.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近些年,该地区蔬菜的复种指数及销售范围出现了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是
A.海南岛
B.云贵高原
C.山东半岛
D.江南丘陵
E.积温 光照
F.温度 土壤
G.土壤 水分
H.光照 土壤
I.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G.农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丰富廉价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全球气候变暖,市场的需求增大
参考答案:1. C
2. B
3. A
本题解析:1.该地农业生产为大棚生产,主要改造了热量条件,我国南方地区热量充足,北方地区发展蔬菜种植可以利用大棚改造热量条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大棚农业生产可以改造热量、温度条件,利用沼气池可以改良土壤条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农业的复种指数,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下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3.图中②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E.①②④
F.①③④
G.③④⑤
H.②③⑤
I.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G.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参考答案:1. B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箭头①为西电东送的北部通道,③为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故其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高压输电。
2.④工程为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实施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水污染,与盐碱化无关。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这不符合实际,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线路离海岸远着呢。
3.图中②工程为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的重要意义表现为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考点:本题组考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三大工程。
点评:本题涉及的考点有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三大工程的线路判断,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意义分析,难度居中,有较高的区分度,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功底。解答此题需注意一个小细节,小题3问图中②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在这里需强调环境二字,否则会误选A、C。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总投资为696.8亿元的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该项目将在广东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614万吨的基础上,建设成规模达年优质钢1000万吨、优质钢材938万吨。读“广东省三大钢铁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韶关钢铁基地相比,湛江钢铁基地的区位优势有2.建设湛江钢铁基地有利于
A.深水港口,海运便利
B.劳动力更为丰富
C.原料、海洋能源丰富
D.临近东南亚市场
E.加快省内矿产资源的开发
F.改善湛江地区的生态环境
G.压缩落后产能,提高经济效益
H.优化广东钢铁结构和布局
参考答案:1. AD
2. 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根据图示:湛江与韶关相比,靠近海洋,接近深水港口,海运便利;靠近东南亚地区,市场广阔。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
2.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短缺,发展钢铁工业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根据“压缩粗钢产能1614万吨的基础上,建设成规模达年优质钢1000万吨、优质钢材938万吨。”所以建设湛江钢铁基地有利于压缩落后产能,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图示广东省三大钢铁基地的建成,有利于优化广东钢铁结构和布局。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1980-2003 年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时间变化趋势图,完成1-2 题

1、引起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由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
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
2、下列与我国就业地理集中程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相吻合的是
[?]
A.中西部地区人才外流严重
B.农村劳动生产率降低
C.有利于城市第三产业发展
D.促进蔬菜、花卉、水果等城郊农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根据该地区一年两熟,主要作物为冬小麦和玉米。故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故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为旱涝、盐碱和风沙等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