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A.15.5 ℃,14.5 ℃ B.22.5 ℃,13.5 ℃ C.22.5 ℃,14.5 ℃ D.13.5 ℃,14.5 ℃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甲山海拔1150,乙山海拔1320,故两地的相对高度170米,A错误;CD处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EF处等高线“凸高为低”,为山谷,B项错误;山坡的朝向应垂直于等高线指向低处,注意应用图示的指向标判断方向,故H处山坡朝向东南,C项错误;根据图示的风向,则H处位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B处位于盛行风向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D正确。
小题2: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B点的海拔为400米,故与甲山高差75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的规律计算,甲山气温较B点低4.5°C,B点与乙山的高差920米,故气温较B点低5.5°C。
小题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图示等高距为200米,陡崖处有2条等高线重合,故可计算其高差为200---600米,故C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规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基本原则应用;②能利用等高线分布判断坡向,并结合风向判断地形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③掌握海拔高度的差异对气温高度的影响基本原则。④掌握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和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某地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回答下面各题。(14分)
(1)(6分)图中甲点的海拔为 米,乙点的温度为 ℃,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
(2)(2分)图中陡崖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 米。
(3)(2分)图中河流上游的剖面图最有可能为 。
(4)(4分)简述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参考答案:(1)900米 12.6℃ 甲(6分)
(2) 400米 (2分)
(3) A(2分)
(4)以山地丘陵为主(2分),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降低(西南高,东北低)(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等高距为100米,判断即可。根据图示700米的等高线气温为10.2°C,则乙地的海拔为300米,故气温应较700米处高2.4°C。图示甲处等高线较密,表示坡度较陡。(2)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计算即可。(3)河流上游由于流水下蚀严重,故呈“V”形谷。(4)地形特征需要指出该处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11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城市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的地形特点。(4分)
(2)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3分)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甲、乙之间的地区大规模的垦荒。请说明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以山地和盆地为主(2分);南部为山地,北部以盆地为主(2分)。
(2)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汛期出现在夏季(每点1分,答对3点得3分)
(3)大规模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1分)
该地区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多(1分),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裸露(1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特殊地形地貌;5. (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此题区域定位比较重要,否则容易出错。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题干中“我国某区域”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天山及以北的准葛尔盆地,从图中等高线读数可以知道南部密集部分海拔1000以上部分为天山,而海拔500以下部分为准葛尔盆地,因此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南部为山地,北部为盆地。
(2)河流水文特征描述的思路:1.流量、流速: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凌汛: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图中我国西北干旱区,所以河流多内流河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夏季为汛期。
(3)此题分两步答。第一步答对土地产生的影响(有利和不利),第二步分析形成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该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4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地形地势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4分)
(2)特点:西部沿海分布,(中)东部沿河流分布(2分) 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例及河流的分布,可知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
(2)从图上可以看出,苏门答腊岛的聚落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沿海地带和中部沿河地带,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也比较便利。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特征和聚落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5分)图17中,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请回答: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①该地位于_____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_____月(7月或1月)。此时北太平洋上形成_____ 气压。②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_____(山谷、山脊)。
(2)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图,则:①该地形是_______。
②下面所示的剖面图6—21—28中属CD剖面图的是_______。
③B处气压比D处_______,说明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
①该处是_______。
②若该处在北半球,则A点吹_______风。
③该地天气状况_______。
(4)设该图示为大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则:海轮运行至A、B、C、D四处时,吃水最浅的是_______
地。
(5)设该图示为等震线图,则:
①A、B、C、D四地中,破坏最严重的是_______,原因是 。
②A、B、C、D四地测得的震级大小有何特点 。
参考答案:
(1)①北 7 夏威夷高 ②山谷
(2)①山脊 ②甲 ③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3)①高压脊 ②偏南风 ③晴朗
(4)B
(5)①B 烈度越大,破坏越严重 ②相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高频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