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9 14:17:22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图15分别表示不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的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南坡为向阳坡,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
 小题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 小题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四座山分别是华山、吕梁山、贺兰山、阴山,都属于中高山,又都主要我国的温带季风区,其中贺兰山位于温带季风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上,华山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区分界线上,四座山的基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华山北坡、贺兰山东坡),再向上应该都存在山地针叶林带,但不一定都有山地荒漠带、山地冰雪带,垂直自然带跟水平自然带相似,但不相同。 小题2:从“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看出黄土塬坡度小、面积大,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耕区,地面径流的汇集与地形坡度有着很密集的联系,地面平坦的地区,降水后,下渗强烈,但地面径流的汇集速度比较慢,但黄土高原上黄土峁、黄土梁和沟谷地区地面径流强大,容易形成强烈的水土流失。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黄土高原到处都是地表侵蚀强烈,黄土塬地区地形平坦,如果再有良好的植被覆盖,那么下渗、蒸发都会比较强烈。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与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 A.暖流 B.山脉迎风坡 C.大气环流 D.寒流 2、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 3、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参考答案:1、D 2、B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三个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1-2题。
 小题1:四个山地中,①山地垂直植被类型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丰富 B.降水量大 C.相对高度大 D.纬度位置高
|
小题2:根据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判断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世界某地区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所示地区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
A.从沿海向内陆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D.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小题2:某生态学家到该地区进行生态考察,发现P地及其周边植被景观分布如上图所示,该景观的产生原因是(?)
A.降水由P点向四周增多
B.地下水位由P点向四周降低
C.过度灌溉
D.过度放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为非洲几内亚湾沿岸。非洲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A错。纬度地带性规律是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更替,B 错。该地是地带性的分异规律,D错。
小题2:降水的变化没有这种同心圆形态,A错。地下水位是自由水面,也没有规则的形态,B错。过度灌溉,植被不会是干硬的杂草,应是水生植被,C错。只有过度放牧,在一些饮水点,会形成这种同心圆形态,D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