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浪费更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最高,水面我国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黄河流域。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黄河流域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灌溉农业区,所以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用水终端、污处理厂、大气水、自来水厂,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表示
[? ]
A.用水终端
B.污水处理厂
C.大气水
D.自来水厂
2、关于图示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的多少不因城市地面性质而改变
B.②的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C.③的水质不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
D.④的水质不受科技水平影响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组成海陆间循环的组合是( )
A.A→B
B.A→C→D→E
C.F→D→G
D.I→D→G
【小题2】图中如果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图中C为水汽输送,E为地表径流,ACDEHG实现了海陆间水循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我国夏季东南风是把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所以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它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一艘轮船正如图所示方向逆水航行,根据材料,完成各题。(13分)
(1)据图判断此时北印度洋海区的风向,解释该风向的成因。(4分)
(2)分析A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3)判断该季节索马里半岛东侧海域的洋流性质,并说明该洋流对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此时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1分) 成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3分)。
(2)A地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2分) 成因:该季节受内陆信风带的控制(或副高控制)(2分)。
(3)寒流。(1分) 对气候:降温减湿,加剧沿岸荒漠化(2分);对海洋生物:上升补偿流,鱼饵丰富,渔业资源丰富(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轮船正沿箭头方向逆水航行,说明此时北印度洋北部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该地盛行西南风。 根据气压带移动的规律,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2)A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夏季受内陆信风带的控制或受副高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3)索马里半岛东侧海域的洋流是季风洋流,该季节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是离岸风,表层海水吹走,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加剧沿岸荒漠化。上升补偿流,鱼饵丰富,有利于海洋生物生长,渔业资源丰富。
考点:季风洋流分布及成因,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的影响,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