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故多火山地震。
小题2: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可以通过洋流、大气环流等在全球范围扩散。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结合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全球板块的分布、板块运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和掌握海陆之间、高低纬度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形式:水循环和大气循环等内容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新疆的风蚀城堡
B.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C.泰山的块状山地
D.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泰山是我国有名的断块山,是断层一侧上升岩块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的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另外学生还需掌握我国较为典型的断块山除了泰山外,还有华山、庐山等。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它们的划分依据是能量来源来自于地球内部或是地球外部,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而外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等引起的。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形式。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小题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
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小题3】下列关于火山爆发对人类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山地貌独 特,风景优美
B.形成硫磺、煤炭等矿产资源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及火山喷发的影响。
【小题1】图示火山灰顺着风势向下风向飘散,则下风向的火山灰等厚度线分布最稀疏,故判断当地风向为东南风。
【小题2】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进入大气中,增加了大量尘埃物质,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从而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导致全球气温明显下降。
【小题3】火山爆发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同时火山灰堆积形成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火山地貌独特,温泉众多,风景优美,为旅游、疗养胜地。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火山灰厚度等值线与风向的关系,并结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即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仙女木是分布在北半球温带高山及寒带地区的植物,在北欧的地层中先后发现仙女木的残骸。新仙女木事件是指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该事件之后气候变暖。下图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仙女木的残骸主要分布地层的岩石类型是
[? ]
A.喷出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2、上图中能代表气温最高时期的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的圈层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