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6为玉山植被垂直分布与北半球植被分布图,其中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读图回答l6~18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在垂直方向经过常绿阔叶林经过拔500米到1900米,对应的水平纬度约从25°-34°,跨过的纬度小于10°,所以水平距离小于1110m。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图中树线高度与纬度位置,海拔高度,降水量都有关系,与经度位置的关系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玉山是台湾的最高峰,树种丰富的原因是,纬度低,海拔高,降水量大。与红壤的分布无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位于南半球
B.甲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甲乙两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D.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有题干可知: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由此推断北坡水分充足;南坡水分较少。这样就可以确定北坡有可能为降水较多的迎风坡,南坡为降水较少的背风坡。故选D。
小题2: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2)山地基带类型:甲为荒漠带,乙为常绿阔叶林带。进而推断甲为温带,乙为亚热带。故甲地纬度高于乙地,选D项。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甲乙两地位置的判断。
【规律总结】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
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A.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因为北坡降雪量更大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C.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D.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顶海拔高度不同
小题2: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最有可能的是
A.地处东南沿海地区
B.地处东北山区
C.地处西南山区
D.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因为北坡是背阴坡,气温低,A错误;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干燥,B错误;该山东坡、南坡的山麓地带海拔较低,因而带谱比西坡、北坡复杂;故C项正确;
小题2:该山体山麓分布着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南方湿润地区,但在常绿阔叶林带以下还分布着干旱河谷灌丛带,说明该山体位于干热河谷一侧,故判断位于我国的西南山区。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掌握山地垂直自然带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温和降水;影响垂直自然带数目多少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相对高度等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