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高温多雨 B.寒冷少雨 C.炎热少雨 D.温和多雨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小题1】此时季节是冬季,在冬季风和沿岸洋流作用下,从A港口到B港口是顺水行船,所以A项正确。
【小题2】C港口是地中海气候,考察船到达C港口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气候特点是炎热少雨。
【小题3】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所以纬度最低的,线速度最大。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 15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判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甲地是 气候;乙地是 气候;丙地是 气候。
(2)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分布规律是 ;世界上以 地区最为典型。
(3)乙地气候的特征是 ;该气候条件下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4)丙气候在 分布最广泛;该地丙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是
① ;② ;③ 。
(5)丙种气候有利于 的生长,但不利于 的生长,故英国等国的 业发达。
参考答案:(每空1分 ,15分)
(1)地中海 亚热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2)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3)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水稻种植业
(4)欧洲西部 强大的西风 北大西洋暖流 海洋深入内陆
(5) 多汁牧草 农作物 乳畜
本题解析:
(1)甲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位于30°—35°的大陆东岸,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结合上题分析,甲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最典型的地区是地中地区。
(3)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最适宜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4)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范围最广,主要成洋流、西风、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5)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故英国等地乳畜发达。
考点:该题主要靠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
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
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与天气
图形

符号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
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面各图(16分)


图A:根据下列数据,确定城市位置和气候类型,并回答:有甲、乙、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013′E,28040′N,乙位于31015′E,30013′N,丙位于121026′E,31012′N
据此判断图中三个城市的位置:
(1)甲的代码是 ,乙的代码是 ,丙的代码是 。(3分)
(2)三个城市所处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较大,说明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3分):?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图B回答:
(3)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岛国是?(填图上数字代号)(1分),该国位于?气候类型区(1 分)。
(4)图C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位于?带(气压带风带全称);?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因为该海峡位于?带(气压带风带全称)。(4分)
(5)图D中该岛的气候类型Ⅰ为__ __ __气候,Ⅱ为___?_气候。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向南弯曲,主要是______的缘故。与同纬度大陆相比,该岛的气候具有较显著的海洋性特征,气温年较差___,降水丰沛。(4分)
参考答案:(1) 2?;? 1?;? 3??(3分)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海陆热力差异,(受不同大气环流的影响) (3分)
(3)4;热带雨林;(2分)
(4)甲:赤道低气压;乙:西风(4分)
(5)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地形隆起;小(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1)图A根据①②③三地的相对位置确定三地的经纬度。
(2)根据三地的海陆位置的差异,故所处的大气环流的差异,②③位于大陆东部和南部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形成季风气候,而①位于副热带的大陆内部,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结合图示经纬度位置判断,④表示新加坡,由于位于赤道附近,故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
(4)结合图C,两海峡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图表示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故风浪小。而乙图为英吉利海峡,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受盛行西风影响,故风浪大。
(5)图D表示台湾岛,其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图示中部界线向南突出,反映中部地区气温较低,结合台湾的自然环境,判断为中部山脉的影响,地势高,故气温较低;台湾岛气候的海洋性较强,故气温年较差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