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05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雪。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据此回答19~20题。
《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
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意大利
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①杀菌消毒?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单选题 下列实例中,体现个人环境道德行为的是( )
A.提倡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B.购买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等环保产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产品,提高卫生水平
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
3、单选题 为了保证圆明园“常年有水”,自2004年9月开始进行湖底防渗工程(将湖底挖开,然后铺满大片白色塑料布,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原计划于2005年4月完工。但该工程在争议中停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该工程重新进行环境评估。结合下图,分析完成(1)~(3)题。

(1)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起争议的原因是该工程
A.可以增加地表水体,有利于改善水质
B.减少地表水下渗,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C.阻隔了水体的循环过程,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
D.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
(2)北京所在的地区曾经也是水系比较完善的地区。近现代以来,北京市水系逐渐萎缩,北京投入巨额资金修复北京市水系,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强河湖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
B.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疏通河道,发展城市旅游观光业
(3)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在争议中停工,下列不属于停工原因的是
A.城市河道、湖泊的防渗固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B.防渗固化后能加剧水污染程度
C.资金不足,技术问题还没解决
D.防渗固化能造成生态灾难和文物破坏
4、单选题 7.防治工业污染的关键是?(?)
A.增加工业“三废”的排放
B.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C.把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到远郊
D.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征收重税
5、单选题 2004年4月22日是世界第30个地球日,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由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了“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这次活动以“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作为主题,取得了成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间环保。据此完成(1)~(2)题。
(1)可持续消费意味着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③循环回收
④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⑤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A.①②
B.②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