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010年夏,长江上游地区水量很大,由于三峡工程发挥了作用,下游地区受影响较小。回答下题。
(1)我国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气候、地势、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对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何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防洪
(2)气候:三峡以上的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地势:三峡位
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
(3)减少东部城市对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避免出现酸雨等污染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废渣的排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上图,从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中,任选其一简述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大;降水量大;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严重。
黄河流域:流域面积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
(2)缓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修建小水库、植树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矿区土地复垦等。(写出其中4点即可)
(3)减少泥沙含量或淤积,减轻洪涝灾害,保障通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该图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
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流域位于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所以不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该图为我国沙漠化土地及沙漠化快的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①地区降水稀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分)
(2)②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是什么?(2分)
(3)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分别是什么?(3分)
(4) 要遏制这一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深居内陆 有高原山地阻隔 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2)人口激增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3)干旱的气候 降水少,植被稀疏,沙质沉积土,冬春多大风
(4)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多种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本题解析:(1)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原因从海陆位置及地形方面分析。(2)内蒙古东部地区荒漠化自然原因从气候、降水方面分析。(3)人为原因从人口增长、植被破坏、人类活动不当、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方面分析。(4)本题考查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从人口控制、水资源合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居民生活能源解决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1—2题。

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