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与地图》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六)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指向标指示正北方向,所以,教堂在甲地的北偏东,即东北方向。
【小题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增大1倍,即为原来的2倍,所以,任意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A说法正确;比例尺变大,表示的内容更清晰,但是表示的范围变小,比例尺是原来的2倍,同样的图幅表示的范围是原来的1/4,B、C两个说法正确;等高距不变,比例尺变大,两地间的图上水平距离变大,所以,等高线会比原来稀疏,D说法错误。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三条28°C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 )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小题2】图示季节,该区域 ( )
A.流水侵蚀作用很强
B.气象灾害很少
C.森林火险等级很高
D.旅游观光人数很少
【小题3】图示区域有一条重要的山脉。下列关于该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
B.分水线大体与M附近28°C等温线一致
C.该山脉西侧为湖南省,东侧为浙江省
D.该山脉的山麓为落叶阔叶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温线的判读能力。
【小题1】结合等值线的原理分析可知,图中四个区域中,甲、丙气温均在28℃以上,气温较高,只有乙、丁两地气温较低。
【小题2】根据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为福建省周围地区,结合等温线的温度分布判断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故流水侵蚀作用强。
【小题3】该区域的重要山脉为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山脉西侧为江西省,东侧为福建省;该山脉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山麓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某地一段海岸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比例尺为1:50 000,图中每一方格的边长为2厘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若将图中甲点所在的小山头沿50米等高线铲平,得一高台,所得高台面积约为2.与本段海岸线的其他位置相比,图中渔港M的区位优势是
A.0.1km2
B.0.3km2
C.1km2
D.2km2
E.风浪小
F.腹地广
G.航道深
H.不封冻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沿50米等高线铲平后的面积相当于半格大小。图中边长为2cm,则实地距离为1千米,一个方格的面积为1km2,所以面积大约为0.3km2,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图中海岸线的弯曲程度判断:M处海湾大,是一个很到的避风港湾,所以风浪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区域生态环境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