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表是我国某科研机构于1995年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0分)
对我国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1995年)
潜力地区
| 年生物量 (万吨)
| 可承载人 口(万)
|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大兴安岭北部
| 4 800
| 480
| 38
|
东北地区
| 105 100
| 23 000
| 229
|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苏皖北部、辽南
| 87 900
| 22 000
| 279
|
长江中下游
| 88 600
| 22 000
| 395
|
江南丘陵、南岭、武夷山区、四川盆地、湘西—黔东
| 229 700
| 57 000
| 427
|
台湾中北部、福建东南部、两广东南部、滇南
| 91 900
| 22 900
| 460
|
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藏东南
| 22 400
| 5 600
| 486
|
内蒙古、宁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 85 600
| 8 500
| 32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1)比较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有何差异?(4分)
(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能否向西部地区进行大量的人口迁入,试从人口合理容量角度加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1)我国东部的环境承载力较西部地区大,南方的环境承载力较北方地区大。(4分)
(2)不能 (2分)西部地区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是耕地、水资源等严重不足,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受地形等条件影响交通不便,环境相对闭塞,从而使得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合理容量较小。(答中其中1点得2分,共4分,)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表格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比较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即可。(2)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而环境人口容量由该地区最短缺的自然资源决定,西部地区最短缺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等,西北大开发未能解决西部地区的水资源、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故不能使西部的人口合理容量扩大。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能抓住环境承载力的概况和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并能结合表格数据具体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该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
[? ]
A、人口合理容量
B、人口环境容量
C、最大人口容量
D、每平方千米200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关天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正确的是
[? ]
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约7亿
C、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D、我国(含港澳台)目前人口只有13亿多,人口与环境关系尚属良性循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P、P’最佳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的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的合理容量
D.最小的环境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