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3月份 B. 6月份 C.9月份 D.12月份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导航型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日出和日落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伦敦格林尼治时间,即世界标准时间)、还可动态显示前进方向(其正北方向为0°,正东方向为90°)。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2010年教师节前一天是9月9日,大约是9月23日前半个月。此题无其它提示信息,只好用1月8°的平均值估算。半个月4°,故赤道上该日日出方位为86°。上海纬度比赤道高,夏半年纬度越高,日出方位越接近正北,故为82°。9月23日,上海6点日出,伦敦此时地方时很接近22点。9月9日很接近秋分日,且上海纬度较低,故伦敦此时有可能为21:51。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与此同时” 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时间为22:09,则21:51,该地还未日出,该日日出较该地晚18分钟,120°E与赤道的交点日出时刻为22:00,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该日日出较上海晚18分钟,所以该地纬度数与上海较为接近,太阳的方位位于82°,其行进的方向为225°,所以正在日出的太阳可能位于李先生的左后方。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该地纬度数接近上海,而且位于南半球,所以可能为悉尼。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四个地点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赤道终年都是昼夜平分,即昼长为12小时,根据图中提供的日出、日落时间即可计算出只有D的昼长为12小时
点评:本题其实其他都可以不考虑,只需要找到昼长时间等于12小时的即可完成任务,没有必要去把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纬度位置弄出来,那样可能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尽管其中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纬度位置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的时段是?(填数字);这一时间内,南极圈以南地区晨昏线向?(极点、极圈)方向移动。
小题2: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得范围是?。
小题3: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白昼最长的是?,正午人影最长的是?。
小题4:当地球公转由A至B的过程中,北京的昼长逐渐?(增加、减小);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与B位置时,线速度较快的是位置?。
小题5:当地球处于C位置时,北京地球?(选择题)
A.昼大于夜
B.中午时人影最长
C.昼小于夜
D.中午时人影最短
参考答案:
小题1:③?极点
小题2:23°26′S,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区
小题3:北京 北京
小题4:减少? B
小题5:C? B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是从夏至日往秋分日的时段是③;这一时间内,南极圈以南地区晨昏线向极点方向移动。
小题2: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S。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得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区。
小题3: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夏至日时,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白昼最长的是北京,正午人影最长的是北京。
小题4:当地球公转由A夏至日至B秋分日的过程中,北京的昼长逐渐减少;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夏至日与B位置秋分日时,线速度较快的是位置B秋分日。
小题5:当地球处于C位置冬至日时,北京地球昼短于夜;正午影子达一年中最长。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点评:根据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不同,确定二分二至日,其中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B.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
小题2:a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16时44分
B.17时
C.4时44分
D.5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a图b中晨昏线经过极点,全球昼夜平分,图c中晨线和经线重合,昼夜也是平分,所以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都是12小时,而d图中无法判断晨昏线和经线圈的关系,故④地昼长无法确定,故答案选B。
小题2:a图图示时刻,①地位于夜半球中间,①地时间为0:00,由图中0°经线可推算出①地精读为,45°E,北京时间(120°E)是5:00,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受热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