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应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2.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B.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C.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下径流量
D.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E.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F.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G.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H.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中植被主要是林地,不是草地,后来林地开垦为耕地,聚落形成发展起来,没有放牧活动,所以A错。林地被开垦成耕,植被破坏,覆盖率减少,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增加,洪涝灾害增多。B对。城市化面积增大,路面硬化,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C错。图示活动没有围湖造田,D错。
2.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t1时期植被覆盖率高,t4时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分配不均匀,A错。丰水期水量增大,枯水期水量减少,C对。洪峰流量次数增多 ,B错。河流位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多,流量大,冬春季节流量小,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某国水系示意图完成问题。
1.乙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①经济发达?
②地形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流量大且稳定?
⑤河流无结冰期2.甲河流从源头到河口,共建有19级水坝,除了上游一座于二战后建的大坝是80米高之外,其余18座都为低坝,其优势不包括3.图中甲河河口易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E.淹没农田面积小
F.移民数量少甚至不用移民
G.不会阻挡鱼类洄游路线
H.溃坝的威胁性小
I.臭氧空洞
G.水土流失
土壤盐渍化
酸雨危害
参考答案:1. D
2. C
3.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国家的形状判断该国为法国,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所以该河无结冰期,流量稳定。该地区经济发达为社会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水坝高度小,淹没的农田面积小,移民数量少,溃坝的威胁性小。大坝的修建必然影响鱼类的洄游。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水分蒸发,盐分在土壤中集聚,导致土壤盐渍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10分)

【小题1】将图中②、④标上箭头,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③ 、④ 。
【小题2】人类能够干预或者控制图中所示的哪些环节 。(填序号)
【小题3】请写出河流补给的三种来源: 、 、 (任意写三种)。
参考答案:
【小题1】②← ④→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小题2】③ ④
【小题3】雨水、湖泊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积雪融水(写出3种满分)
本题解析:
【小题1】②箭头为水汽输送,方向从海洋到陆地;④箭头为地表径流,方向从陆地到海洋。图中各序号代表的环境分别是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小题2】人类能够干预或者控制图中水循环环境主要是降水和地表径流。
【小题3】河流的补给方式主要有:雨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点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10分)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部分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陡崖A的相对高度不超过 米。B处是一著名旅游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人的地貌景观可能是 。(2分)
(2)简述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3分)
(3)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2分)
(4)说出图中C村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3分)
参考答案:(10分)
(1)800 喀斯特地貌
(2)流量大;汛期长,主要出现在夏季;含沙量小;无结冰期。(3分,答对3点即可)
(3)背斜 岩层中间老,两翼新。(2分)
(4)盆地 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3分)
本题解析:
(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图示等高距是200米;可知A处陡崖相对高度(3-1)*200<H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组图中,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位于我国的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E.该河所在区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F.若在河心洲下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G.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
H.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心沙洲的形成就是河流泥沙沉积而成。在枯水季节,河流流量较小,流速较慢,泥沙沉积量较大,河心沙洲面积较大;在河流汛期,河流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泥沙沉积量较少,主要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心沙洲面积变小。从右图上可以看出,该河心沙洲在3-4月份和7-8月份面积变小,说明该时段河流流量较大,即该河一年中出现两个汛期,我国只有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2.依据上题分析,该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所以A项错误。若在河心洲下游修筑水坝,泥沙在会在库区大量沉积,会导致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加快,所以B项错误。若该河流自西向东流,P河道位于该河的左岸,堆积严重,河道将变浅,所以C项正确。泥沙的沉积需要水流速度较慢的河段,所以D项错误。
考点:地球自转;河流地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