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与地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甲 B.乙 C.丙 D.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④处是山脊,没有河流出现,.②处为石灰岩,易被水溶蚀,不适合修建水库,①和③处相比,①处下游地形更开阔,且有村落分布,耕地面积广阔,最适宜修建水库。
【小题2】一般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城市,图中丙丁两地地形崎岖,甲乙相比,乙地处在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更容易形成城市。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点评:关于选址问题,水库适宜修建在水量大、工程量小的地区,即河流出山口地区,而聚落的形成应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小题2】若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a=b=c=d
B.b>d>c>a
C.a>c>d>b
D.c>b>a>d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四个比例尺可知,比例尺a>c>d>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比例尺越大代表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代表的实地范围越大,实际范围最大的是b,故B正确。
【小题2】图中四幅图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的代表实地距离越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且比例尺a>c>d>b,则坡度a>c>d>b,故C正确。
考点:比例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
读某地等高线及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A地看不见B地,则K点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 260米 B.360米
C.460米 D.560米
【小题2】图中河流①②③④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地岩石顶部因受挤压,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
C.乙地岩层比甲地岩层早生成
D.乙地地下水一定很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A、B海拔在300-400米之间。若A看不到B地,则K地海拔较高。K周围的等高线可甬300米或400米,若是30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则K地海拔小于300米,不能阻挡视线。若是400米,则K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能阻挡住视线,所以C对。A、B、D错。
【小题2】在各河段中,等高线越密集部分,表示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快。读图可以看到,四段中②河段最密集,应是流速最快,B对。A、C、D错。
【小题3】根据图中的地质构造,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对。甲地岩石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不是挤压,B错。沉积岩先形成的在下面,乙地岩层比甲地岩层晚生成 ,C错。乙地是储水构造,但地下水不一定丰富,D错。
考点: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图判读,等高线特征,地质构造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4日14时~5日8时,①地( )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小题2】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①地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14时的气温一定比8时的气温高;5日的气压比4日的低可由图中数据读出。
【小题2】比较两幅图可发现,②③④⑤四点的等压线中,③点的变化最明显,所以其风向变化也最明显。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变化和风向。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可持续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