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 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 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条件。东北平原的机械化水平高,土壤肥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旱灾害频繁,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但劳动力丰富,水热条件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两地矿产资源贫乏,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水能资源少。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能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将西部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西电东送将西部的水电和火电输送到东部;在浙江建立核电站,缓解该区域的能源紧张状况,南水北调主要是向北方地区调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植树造林,建设海防林绿化体系;发展节水产业。增加上游地区的淡水,减少海水倒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多选题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先引进的产业有
[? ]
A、制鞋业
B、精密仪器仪表制造
C、普通服装加工
D、冶金工业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
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是传统农业发展阶段,A错误;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B错误;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错误;故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是工业化阶段的特征,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200万千瓦,占中国风能资源近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回答问题。1.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2.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加重大气污染
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E.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F.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
G.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H.江苏能源结构多样,环境污染较轻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生态角度分析,风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减少由于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减轻大气污染。
2.目前江苏的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是建设风电站和核电站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资源的开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风能的主要优势: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角度分析;影响区域新能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1978年~2005年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1—2题。 
1、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转变的方向是
[? ]
A.商品粮基地
B.都市农业
C.牧业
D.水产业
2、引起其农业结构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
[? ]
A.气候变化
B.城市化
C.国家粮食政策
D.生产技术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