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2年3月27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数千个城市展开。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先后顺序是2.活动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C.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D.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E.雅典白昼最长,利于开展活动
F.惠灵顿与伦敦的白昼时间相等
G.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决定了四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
H.当地日出时间最早的是莫斯科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1.地方时的早晚,东十二区最早,向西依次递减,故选D项。
2.活动当天为3月2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北移,A项雅典白昼最长为夏至日时,故错误。B项伦敦的白昼时间较惠灵顿长;错误。C项地方时的早晚决定了四城市熄灯的顺序;错误。D项由于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故莫斯科的昼长在四地中最长,故日出时间最早。选D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平时夜晚用肉眼看到最多的天体是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流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的种类。自然天体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气体、尘埃)。平时夜晚用肉眼看到最多的天体是恒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中,所示半球为白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日期为2.若此图为东半球示意图,则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
B.6月22日
C.10月23日
D.12月22日
E.3时20分
F.8时40分
G.15时20分
H.20时40分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示的综合判读。
1.图示半球为白昼,即晨昏线过南北极点,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2.若图示为东半球,而东半球的范围为顺着自转方向从20°W向东到160°E,故图示20°W为晨线,即地方时为6时,则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较20°W早9个小时20分钟,故北京时间为15时20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2013年1月至2月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
A.①处地震时太阳直射点南移
B.②处震级最高,震源最深
C.③处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
D.④处地震时可能引发海啸
E.确定震中精确位置
F.测定地震震级和烈度
G.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H.监测人员的伤亡情况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地区发生地震时间是1-2月,发生在12月22之后,3月21日之前,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故答案A错误,图中震级最高的是②地区,7.8级,震源最深的是③地区130千米,故答案B错误,③处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属于碰撞边界,属于挤压消亡地带,,故答案C错误,④处位于海洋,地震时容易引起海啸,故答案选D。
2.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分析从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获得的信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提供决策信息。所以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分析遥感提供的震后数据,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运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信息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海峡分别是2.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3.两侧分属于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A.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
B.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
D.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麦哲伦海峡
E.①
F.②
G.③
H.④
I.①
G.②
③
④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世界重要的海峡。结合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①表示英吉利海峡;②表示马六甲海峡;③表示麦哲伦海峡;④表示曼德海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结合上题分析①③位于中纬度而不是低纬;④联系红海与阿拉伯海,而没有联系两大洋,故只有②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符合。
3.图示①英吉利海峡的两侧都位于欧洲,且联系的两侧海域都为大西洋。②③联系两大洋;④曼德海峡连接红海和阿拉伯海,同属于印度洋;陆上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故④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海峡位置,并结合世界主要海峡分布的概况分析,可结合地图册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