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主要是受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影响 B.不受季风影响 C.主要受积雪融水补给影响 D.受副高影响,降水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造成植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箭头的位置和所学知识,判断①为西气东输(源地在西北)、②为南水北调(源地在长江流域)、③为西电东送(源地主要的西南)。我国的环境问题出现多样性,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环境问题。在西北,主要为荒漠化,其次为盐碱化;在西南、黄土高原、江南丘陵,主要为水土流失;在东北,主要为森林破坏;在华北,主要为盐碱化、水资源短缺等。故选A。
小题2:此题可参考西气东输的影响——改善能源紧缺局面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共同促进经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开发中由于技术不当,破坏植被,排除③;调配的前提是资源分布不均,排除④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12分)
(1)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2分)
(2)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8分)
(3)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的困境,分析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实施了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工程。(2分,答出一点即可)
(2)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6分,答出四点即可,只答一个方面扣2分)
(3)南岭阻隔,国内经济腹地小;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均处于劣势。(2分,答出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
(1)学生在答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在这两个地区从图上信息是得不出来的。需要联系,一般解决能源紧张主要有:积极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这些能源有条件限制。本地区不太合适。此外还可以以发展核能,正好本地区有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所以解决之一就是发展核能。本地区煤炭,石油资源短缺,也就是能源矿产缺乏,可以外运,结合所学知识,正好好西气东输解决长江三角洲,四点东送解决珠江三角洲。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工业发达。这里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加工基地,农业发达。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里有长江,铁路线还有海上运输,水路交通便利。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有充足的水源。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基础雄厚,工业发达。这里农业开发较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出口基地,农业发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人口集中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位于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所以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有充足的水源。
(3)珠江三角洲北部是我国的南岭,西部的经济并不发达,从而导致珠江三角洲的辐射面积较小,经济腹地小。本地区是以轻工业为主,发展侧重于轻工业,所以产业基础于长江三角洲来说,比较薄弱。长江三角洲由我国重要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而珠江三角洲在这方面就不足,所以在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来说处于劣势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B.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C.河北省与山西省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小题2:甲、乙两地区共有的资源优势是
A.石油
B.煤炭
C.水能
D.太阳能
小题3:造成甲地区现代突出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降水集中
B.土质疏松
C.风力侵蚀
D.植被人为破坏严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山脉为太行山,两侧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都位于我国季风区内,故D错误。
小题2:甲位于黄土高原,乙位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华北平原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不丰富,但都有大煤田分布,故选B项。
小题3: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主要的由于人为植被的破坏而导致。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等值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