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与地图》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 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 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 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读该地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所以昼夜温差大,但是夏季气温低,气温的年较差小。
【小题2】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最主要的自然特征为高寒,所以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夏季气温低,冬季受寒潮影响小。
考点:青藏高原区概况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2.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3.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E.1.2 ℃
F.1.2 ℃~2.4 ℃
G.2.4 ℃~4.8 ℃
H.0 ℃~2.4 ℃
I.101米
G.198米
298米
601米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此题考查地形的判断。A点在两座山峰之间,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为鞍部;DC等高线向低海拔凸,为山脊(分水岭);EF等高线向高海拔凸,为山谷(集水线);G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B地等高线四周向中间递增,且等高线为闭合,为山峰。故选A。
2.图中判断,等高距为200米,故B山峰海拔在1000—1200米之间,另一山峰在1200—1400米,两者之间的高差为0—400米,而每升高海拔100米,温度下降0.6℃,所以两者之间的温差在0℃——2.4℃。故选D。
3.陡崖崖顶和崖低的高差为(n为重合的等高线,d等高距),依此,图中陡崖的高差在200—600米之间,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甲乙丙三图中四个岛屿,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的是2.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3.A岛在B岛的哪一方
A.A
B.B
C.C
D.D
E.甲
F.乙
G.丙
H.无法判定
I.东北
G.西北
东南
西南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1.南半球是指0—90°S,东半球是指20°W向东到160°E。符合的是A。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最大的是乙。
3.构建经纬网,A岛在B岛西南。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陡崖顶部的可能海拔范围是
A.(40m,50m)
B.(45m,60m)
C.(50m,60m)
D.(50m,55m)
【小题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图中P、Q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P一定比Q低
B.P一定比Q高
C.P可能比Q低5m
D.P不可能比Q低20m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小题1】设有若干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重叠的等高线中最大数值为x,最小值为y,则陡崖的顶部海拔:[x,x+d)。陡崖底部的海拔海拔范围:(y-d,y]。故计算得C项。
【小题2】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故计算得20—40M;
【小题3】P处高度符合“低于低值”;即海拔高度低于50M;Q处高度符合“高于高值”;即海拔高度高于60M,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题。1.图中①表示2.岩石圈位于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E.①顶部
F.②的全部
G.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H.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①位于地球表层,为莫霍界面以上,故判断为地壳。
2.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和岩石圈的范围。本题还可结合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