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如图),读图完成题。
1.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2.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相似的是

A.流水堆积
B.火山喷发
C.流水溶蚀
D.断裂下陷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信息,该地区位于“广西”,该地区为我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带,故判断形成该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为流水的溶蚀作用。
2.根据图示的景观判断,①为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属于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②为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③为桂林山水,属于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④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并掌握主要的外力作用形成的著名的地貌景观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景观图的准确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该山脉是
[? ]
A、南岭
B、天山
C、阴山
D、秦岭
2、关于甲、乙两地区自然地理方面的叙述正确的为
? ①甲地区河流含沙量大于乙地区 ②甲地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于乙地区
? ③乙地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土质黏重、酸性强 ④甲地区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密切相关
? ⑤乙地区为断层下陷形成的谷地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3、该山地南侧频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
A、泥石流、滑坡
B、寒潮、台风
C、沙尘暴、洪涝
D、火山、地震
参考答案:1、D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不同产业部门人数的分配比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下面的左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产业结构分布图(图例中的数据为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占从业总人口的比重)。
材料二: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的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上面的右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湖南部分地区有色金属储量分布表。
(1)我国人口产业结构比重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人口产业结构比重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两个箭头中,代表目前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代表目前产业转移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迁移会使湖南省的人口产业结构__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
(3)分析上述产业转移对湖南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哪些?比较分析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经济发达,产业种类多,工作岗位多
(2)h;a;增大
(3)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迁入湖南省的人口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4)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湘东地区: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湘南地区: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丰富;水能丰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沿东经115°附近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1月、7月气温曲线以及年降水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年降水量变化曲线的是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2.关于图中几条曲线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和④曲线的高低具有正相关特点
B.②曲线的高低起伏对③曲线的起伏有决定性影响
C.①曲线的高低起伏对④曲线的起伏没有影响
D.①曲线的高低起伏对③曲线的起伏有很大影响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
(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_____________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
(3)根据材料二,"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______。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煤炭;②能源(煤炭、重化工)
(2)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暖温带向中温带季风、森林向草原);流水;风力(不分先后);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3)降水集中,以暴雨为主;流量大,含沙量大(成正相关关系)
(4)煤炭丰富;临近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答对其中即可。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5)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