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
? 例最大的是_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地区、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选)
[? ]
? A、恒河平原
? B、亚马孙平原
? C、西欧平原
? D、美国阿拉斯加
? E、朝鲜半岛
? F、青藏高原
? G、刚果盆地
? H、加拿大东南角
参考答案:(1)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或平原、盆地)
(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3)南美
(4)低平;中低;沿海
(5)ACE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A.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
B.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
C.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极值
D.河流径流量丰富,资源利用水平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按我国土地资源,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在16亿,目前我国大陆人口已达13亿,虽然尚未超过最高值,但我国的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如耕地、淡水等。因此实行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执行的两项基本国策。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 ]
A、环境人口容量
B、最大人口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人口合理容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4分)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请比较A、B两个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 6分)
(2)说明CD两地降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5分)
(3)简要分析图B所在国人口主要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3分)
参考答案:
(1)①A地是地势低平的平原,全年多雨,河网稠密,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雨林茂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3分)。? ② B地高原地形海拔高,干湿季明显交替,河网相对稀疏,水位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为主的植被(答出其中任意三点,3分)。
(2)D 地降水量很大,C地降水量很少(1分)。D地常年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多对流雨(1分),又位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C地位于信风的背风坡(或离岸信风的影响),降水少(1分),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1分)。
(3)B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该地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温和,开发时间早,经济较发达,(是该国主要工业区),水陆交通便利。(3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自然环境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进行比较。A地是地势低平的平原,全年多雨,河网稠密,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雨林茂密;B地高原地形海拔高,干湿季明显交替,河网相对稀疏,水位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为主的植被。
(2)本题考查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根据图示:D地常年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多对流雨,又位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地位于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
(3)根据图示:B所在国家为巴西。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该地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温和,开发时间早,经济较发达,水陆交通便利。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l6.6亿、l5.1亿、l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l6亿
D.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