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影响水能资源的主要条件是河流流量较大和落差大,故比较图示各点,C点所在集河流上游较多的水量,流量较大,且结合地势剖面图,该处落差较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图示d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量最大,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故最易发生洪水灾害。
小题3:图示M位于河流上游,且坡度较大,故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适宜高一、高二基础测试。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河流水能资源分布、洪涝灾害的形成的基本原因,并能结合河流上游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判断恢复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即可判断。注意能利用图示信息解题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如图甲。
材料二?黄河干流①、②、③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亿立方米)。
(1)比较图中长城南北地形异同。(6分)
(2)试分析黄河干流①、②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10分)
(3)根据图中M省矿产资源状况,推断其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工业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10分)
材料三? M省某城示意图。
(4)该城规划建设一大型重工业开发区,你认为在①、②两地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试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地地形类型均为高原(长城以北为内蒙古高原或鄂尔多斯高原,长城以南为黄土高原)(2分);不同点:长城以北地势平坦,沙漠广布(2分),长城以南千沟万壑,地表崎岖(2分)。
(2)①、②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2分),其原因是:主要流经干旱地区(非季风区),降水少,蒸发量大(2分);几乎无支流汇入(2分);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引水灌溉(2分);河水下渗(2分)。
(3)①煤炭工业;②电力(火电)工业;③冶金工业(钢铁或炼铝工业);④(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环境问题:①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2分);②火电、冶金和化学工业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2分);③煤炭、火电、冶金和化学工业需水量大,可能加剧水资源短缺(2分)。
(4)(回答下列任何一种观点,须观点与理由一致。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①地更合理。理由是靠近铁路,交通便利(2分);可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设施,节省投资(2分)。②地更合理。理由是利用滩涂,不占用农田(2分);位于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垂直方向,对城市污染小(2分)。
本题解析:
(1)长城南北两地地形类型均为高原,长城以北为内蒙古高原或鄂尔多斯高原,长城以南为黄土高原。不同处是长城以北地势平坦,因降水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长城以南因流水侵蚀,形成了千沟万壑,地表崎岖。
(2)黄河干流中①、②测站间主要流经干旱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属于非季风区。年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该河段几乎无支流汇入,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时,农业引水灌溉多,河水下渗多,所以年平均径流量减少。
(3)读图,根据图中M省的资源分布状况分析,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工业、电力(火电)工业、冶金工业(钢铁或炼铝工业)、(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工业的发展,造成相应的环境问题。如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火电、冶金和化学工业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煤炭、火电、冶金和化学工业需水量大,可能加剧水资源短缺。
(4)这是开放题,必须观点与理由一致,言之有理。①地靠近铁路,交通便利,可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设施,节省投资。据此认为①地更合理。②地利用滩涂,不占用农田。位于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垂直方向,对城市污染小。所以认为②地更合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流域上游湖泊众多,峡谷风景秀丽。下游流经波河大平原,沉积旺盛,是意大利主要的工农业分布地区。下图为波河流域水系图及流域内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流域内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
(1)波河流域降水量季节差别很大;但波河流量很稳定,季节变化很小。请分析以上现象原因。(9分)
(2)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波河上游及下游的开发利用方向。(4分)
(3)我国已规划在长江上游建立一系列水利工程进行水能开发,试分析长江上游水能资源开发的条件。(6分)
(4)长江上的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水利工程,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请分析该工程建设的利与弊。(4分)
参考答案:(1)波河流域位于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差别很大;
同时波河发源自阿尔卑斯山区,夏季降水虽少,但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冬夏季差别小;
波河上游湖泊众多,对流量的季节变化有明显的调蓄作用。
(2)波河上游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地势落差大且风景秀丽,宜进行水能开发和旅游开发;
波河下游为波河平原,工农业发达,对水源及水运需求量大,宜开发航运和供水、灌溉等。
(3)长江上游降水量大,故河流流量大,同时地形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
长江上游人口较密集,工业较发达,水电需求量大, 市场广阔;
长江上游经济技术水平较低,不利于水能开发;
长江上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
(4)利: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
弊: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繁殖和生存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使河流下游沉积的泥沙量减少,影响土壤肥力;
淹没大量城镇和耕地,带来移民问题,同时淹没文物古迹等。
本题解析:第(1)题,考查河流的补给形式,由波河流域水系图及流域内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可知波河流域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雨水补给,又因为波河发源自阿尔卑斯山区,夏季降水虽少,但有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故河流流量冬夏季差别小。
第(2)题,考查流域的开发利用方向,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波河上游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地势落差大且风景秀丽,宜进行水能开发和旅游开发;波河下游为波河平原,工农业发达,对水源及水运需求量大,宜开发航运和供水、灌溉等。
第(3)题,考查长江上游水能资源开发的条件。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同时要分析这两方面的利与弊,这样回答才全面完整。
第(4)题,本题考查三峡水利建设的利与弊。
点评:水系图与气温降水资料分布图的判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确定工业项目的依据是
A.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
C.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煤炭等资源
D.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田纳西河流域确定工业项目的依据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煤炭等资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库、稻田是湿地
B.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C.高山上没有湿地
D.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