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共11分)

(1)此图以为?中心,是?(节气)。(2分)
(2)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分)
(3)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D点此时的日影是?。(2分)
(4)E点的地方时为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时。(2分)
(5)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度。(2分)
(6)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1分)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7)此日,北京的太阳能热水器要想达到最佳受热效果,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调整为__________。(1分)
参考答案:
(1)南极点 冬至(2分)
(2)23°26"S,90°W(1分
(3)D>A>E 西北方(2分)
(4)12? 3(2分)? (5)12 0(2分) (6)D (1分) (7)63°26′(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确定该地位于南半球,中心为南极点;根据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确定该图表示的冬至日光照图,节气为冬至。
(2)根据冬至日,确定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根据图中的45°E经线,得到90°E的时间为0时,90°W的经线为12时,得到太阳直射在90°W经线上。
(3)根据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得到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E点与直射点纬度差异较A点大,正午太阳高度最低。D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时间是上午9点,太阳在它的东北方向,得到此时的日影朝西北方向。
(4)根据E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得到E点的地方时为12时,根据乙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间为3点,得到乙点的日出时间为3时。
(5)根据A点位于赤道上,得到A点的昼长为12小时,根据A点位于晨线上,得到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0°。
(6)根据90°E的地方时为0点,得到90°E以东到180°进入新一天,得到90°E向西到180°未进入新一天,得点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大于1/2。
(7)要使北京冬至日的太阳能热水器达到最佳受热效果,正午太阳光线应与集热板垂直,集热板倾斜的角度应与当日的正午太阳度互余,与北京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值相等,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其纬度差值为63°26′。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右图完成下列内容(12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 月____日。
(2)图中A点的时刻为____,B点的时刻是____,
D点的日出时间为? 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 。
(3)图中A、C、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等于0的是____ 。
(4)图中A、C、D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5)图中A、B、D三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6)图中B、C、D三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分别是
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2? 22(1分)(2)12:00? 4:00? 6:00? 8小时?(4分)
(3)D? C (2分)?(4)DAC (1分)?(5)ADB(1分)
(6)极昼或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等长?(6分,每空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面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南北两极线速度最大
B.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南北纬60度处的线速度是赤道的2倍
D.南纬30度和北纬30度的线速度不相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度处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正确的是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下题。
1.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2.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b
B.c
C.d
D.e
E.经度0°向西至20°W
F.20°W向西至90°W
G.90°W向东至90°E
H.20°W向东至90°E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陆半球”的极点(38°N,0°) ,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38°S,180°),对应图中的应是c点。b点在南美洲经度在西经70度左右,d点在非洲南部,经度近0度,e点在南印度洋,经度80E附近。选B正确。
2.“陆半球”的极点(38°N,0°),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的范围是90°E-0-90°W,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至90°W。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下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同一纬线上,A、D、C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北京时间为?。
(2)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小时,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3)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5)此时,赤道上既是白昼又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什么?
参考答案:(20分)
(1) 70°E,20°S (4分)? 15:20(2分)?
(2) 6 (2分)? 70°S 及其以南 (2分)?
(3) 昼短夜长(2分)? 30°(2分)?
(4) 从20°S向南北递减(2分)?
(5)从20°W往东到160°E(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表示此时为近日点即1月初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AB为晨线。20°W地方时为6时,计算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70°E。根据晨线与赤道夹角为70°即晨线与经线的夹角为20°,推断太阳直射在20°S上。由此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根据20°W地方时为6时,可计算出北京时间。
第(2)题,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可以推断出A点纬度为70°N,经度为70°E。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可知D点位于25°E,地方时为9时,而D点此时位于晨线上,求出当日昼长为6小时,C和D在同一纬线上,所以C点昼长也是6小时。
第(3)题,北京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影子在西北方。
第(4)题,该日太阳直射在20°S,正午太阳高度从该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5)题,在赤道上,从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是白昼,与东半球的范围正好吻合。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2)明确昼长=(12-日出)*2。(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4)明确东半球的范围20°W向东到160°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