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2.四地按照来源:91 考试网从南到北顺序排列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E.甲乙丙丁
F.丁乙甲丙
G.丙丁乙甲
H.丁丙乙甲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12月22日南半球白昼时间长于12小时,对比四地只有丁地长于12小时。故选D。
2.12月22日,白昼是时间由南向北逐渐缩短,对比四地的白昼时间的长短,四地按照从南向北顺序是丁丙乙甲。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左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右图),回答1~4题。

1、左图中P点的纬度,右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 ]
A、60°;1月
B、30°;1月
C、60°;7月
D、30°;7月
2、在三圈环流作用下,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P、Q之间的风带名称和风向分别是
[? ]
A、极地东风带、东北风
B、盛行西风带、西南风
C、信风带、东风
D、盛行西风带、东北风
3、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该日南昌日出—正午—日落,旗杆的影子朝向变化可能是
[? ]
A、东北—正北—西北
B、东南—正南—西南
C、东北—正南—西北
D、西南—正北—东南
4、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
[? ]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新西兰昼短夜长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澳大利亚的珀斯处于雨季
参考答案:1、C
2、B
3、D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相关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能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2.与a点相比较,e点3.图中c点可能出现的区域是
A.a
B.b
C.d
D.e
E.自转线速度大
F.自转角速度小
G.地转偏向力小
H.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
I.回归线之间
G.极圈以内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参考答案:1. B
2. D
3. D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1月初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6.5°。图中各点中,只有b点符合此特点。故B为正确选项。
考点:地理位置判断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对地理位置判断的能力。
2.试题分析:阅读上图可知,a点昼长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表明纬度位置较低。e点昼长为2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低于30°,表明所处纬度位置较高。可知与a点相比较,e点自转线速度小,地转偏向力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两者角速度相同。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地球上不同位置地球运动特性差异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对地球上不同位置地球运动特性差异的分析能力。
3.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图中c点昼长略大于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0°。3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取值范围是[46.5°,83.5°],6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取值范围是[16.5°,53.5°] 。由此可知,c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考点:空间定位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地球的自转周期角度为360°,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是以(?)为参照物的时间。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D.某一恒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和速度。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称为太阳日。恒星日是以某一距离地球较远的恒星为参照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甲楼房位于北纬21034’,欲在乙处建一新楼,为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

A.10m
B.15m
C.20m
D.25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第一步需要先求出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H=90°-(21034’+23°26′)=45°,根据tanH=楼高/楼距,可以求出楼距为20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