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边左图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右图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2.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环境优美
C.交通便捷
D.能源充足
E.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F.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
G.因生产联系而分散
H.工业布局趋向水源丰富地区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工业区。第3题,A项鲁尔区为传统工业,技术水平不高;错误。B项鲁尔区主要是重工业的发展,环境要求低;错误。C项美国硅谷靠近旧金山(航空港),且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鲁尔区水陆交通便利是本区发展的区位优势之一;正确。D项美国硅谷的发展,能源要求较低;错误。
2.第4题,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鲁尔区为传统工业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增的产业多为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工业区中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有
①德国鲁尔区
②英国苏格兰地区
③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④德国南部工业区
⑤英国中部区
⑥俄罗斯欧洲部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英国苏格兰工业区和德国南部以慕尼黑和法兰克福为中心的工业区,都是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发展的地区,属新兴工业区。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2.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E.a工业区
F.b工业区
G.c工业区
H.d工业区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印度。
1.图中的农作物分布在印度半岛沿海及恒河平原地区,故为水稻
2.印度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位于班加罗尔(c位置)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读图回答问题。
1.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是依靠本国的2.该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E.耕地面积广大
F.生产成本低
G.区域专业化生产
H.劳动力素质高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合作。
1.据图可知,法国在服装生产、销售过程中控制了核心环节——设计和流通,故正确答案为B。
2.美国在该模式中的收益主要是通过提供初级产品——棉花而得到的,原因是美国棉花生产的区域专业化程度高,从而使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量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问题。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
E.研发中心
F.一般零部件厂
G.核心零部件厂
H.整车厂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追求效益是工业区位选择首要因素,交通、政策与环境等因素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追求效益才是公司主要目的,因此答案B正确;自然灾害不可避免的,所以答案A不正确;中国虽然有廉价劳动力,但中国生产的零部件是为中国的整车厂服务的(因为中材料有“该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厂和零部件厂”这句话分析得出),所以答案C与D不正确。
2.从材料中分析出中国的零部件厂是为中国的整车厂服务的,因此答案B与D不是中国整车生产厂减产的原因。“研发中心”是研究开发新型车型的,该公司的减产不是因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该公司的整厂生产减产不是因为灾区有研发中心造成的。核心技术一般是不向外扩散的,因此中国整车生产厂减产的原因只有是这种因素造成的。
考点:本题组考查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组为材料题,难度不大,但易做错,这就需要学生细读材料,结合实际认真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