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n-1)d<H<(n+1)d。读图知,d等于10m,n对应a与b陡崖的重叠等高线的条数,别为2和3,则10m<H a<30m,20m<H b<30m。故选C。
【小题2】两个相对的陡崖之间多为谷地,地势低,工程量小。故选B。
【小题3】植物的长势和光照,热量,水分,土壤肥力等有关,而d地位于山麓地带,坡度小,低坡处积土较厚,地下水位离地面较近,对植物生长有利;c地位于山脊处,地势较高,土层较薄。故选D。
【小题4】植树造林有固坡作用;整修加固裸露岩体,降低山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故选A。
考点:等高线、滑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有一河流,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的位置始终在北。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图中P地的地形是2.图中河流的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凹地
B.凸地
C.鞍部
D.可能是凹地也可能是凸地
E.2、3、5
F.1、4、6
G.1、3、5
H.2、4、6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和地转偏向力知识。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和规律,P处闭合等高线的取值可以是200或300,再依据“外高内低”、“外低内高”原则可判断P地地形可能是凹地也可能是凸地,故小题1选D。图中经过河流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河水应由1处流向3处,根据一年中正午太阳位置始终在北可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河水向左偏,则3处比4处侵蚀重;而河流凹岸以侵蚀为主,凸岸以堆积为主,则2处和5处侵蚀较重,故小题2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的破坏性。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所以排除②、③,应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2.从X地到P地路径
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E.东西两半球
F.西半球
G.东半球
H.南北两半球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5°-35°-65°在由西向东的方向上不断增加,属于东经度,所以X的地理坐标(25°W,80°N),P的地理坐标为(5°E,70°N),P地位于X地的东南方。
(2)?东西半球的分界为20°W和160°E,从X地到P地路径是由西半球到东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下列景观示意图与该等高线图相匹配的是
【小题2】右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图示高处有两条山脊线,但地势较低处,每条山脊又分成两条山脊线,故与甲图一致。
【小题2】连接甲、乙、丙、丁四地到村庄,甲、丙、丁与村庄之间都有山脊阻隔,故不能看到村庄,而只有乙地与村庄之间没有山脊阻隔。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利用等高线的弯曲判断局部地形,并结合图示判断即可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地图能力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