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2、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3、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2、单选题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题。
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图中①、②、③、④地区中,地质历史时期积累生物固定的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3.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4.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E.①
F.②
G.③
H.④
I.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G.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
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3、单选题 2009年世界标准日(10月14日)的主题为”,旨在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节能减排,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读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4、单选题 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树轮记录了他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树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了。读图回答1—2题。

1、若上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
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45年重合
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
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
2、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树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
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匀称
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
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
5、综合题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