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固结成岩 B.岩浆活动 C.重熔再生 D.变质作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昆仑玉和大理岩都是变质岩,所以形成过程同属图中变质岩类的形成过程,图中指向变质岩类的箭头序号只有⑤,所以Ⅲ代表变质环境,D对。A、B、C错。
小题2:能形成岩浆岩的只能岩浆,图中指向岩浆岩类的箭头只有③,说明Ⅱ代表熔融环境,图中指向变质岩类的箭头序号只有⑤,所以Ⅲ代表变质环境,Ⅰ代表沉积环境,①表示固结成岩作用。在Ⅰ沉积环境中,古生物可能进入并经过①的固结成岩作用,成为含有化石的沉积岩,A对。在Ⅱ熔融环境中,古生物进入会被炽热的岩浆熔化掉,不会形成化石,只能经过③冷却凝固成岩浆岩。B错。在Ⅲ变质环境中,也要经过高温、高压环境,生物不能进入,C错。⑥是岩石被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的过程,只是进入了沉积环境Ⅰ,并没有形成岩石,也就不会有化石,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其中甲点位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8.0级地震的四川汶川地震区,根据图示判断,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汶川的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亚欧板块,其南部为印度洋板块,两大陆板块的碰撞而导致了汶川地震。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利于板块运动分析地震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理由是??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其理由是?。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参考答案:(1)A?因为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水深? (2)粘土、粉砂、砂、砾石?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3)与北岸(即左岸)相连?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 (4)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它们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情况下以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 91EXAm.org积形成的,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
本题解析:流水、风力的沉积作用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内力作用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