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北京时间为8时 C.东京地方时为6:00 D.新的—天所占经度范围小于全球的二分之一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地图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断以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图文信息可得出,该地一天中阳光可以从正南方与正北方照射过来,推出有极昼现象;其中正南方光线角度大,可推导出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内,在12:00与24:00所在经线构成的经线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350,24时的太阳高度为50,则该地正午与子夜太阳高度的弧度差为300,跨越北极点的纬度差为300,,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将支架改造成可活动的形式。请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最小值在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46° 52′。
小题2:α角越大,支架越长;α角越小,支架越短。α角与正午太阳高度是互余的关系,要使支架一年中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杭州(30°N)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夏至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该图是地球公转轨道及二分二至点示意图,该表为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日期 | 正午标杆影长 | 正午 太阳高度 | 备注 |
9月5日 | 178㎝ | 56.8° | 标杆长度 |
9月6日 | 180㎝ | 56.5° | |
9月7日 | 182㎝ | 56.2° |
参考答案:(1)1? 3?(2)大(长)? 66.5°S
(3)长?小?远?(4)D? (5)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②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故①③表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2)结合上题分析,④表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故南半球昼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3)9月5日到7日,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故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即日影变长。(4)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近日点接近冬至日,故位于④附近。(5)②位置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北半球都昼长夜短,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故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浙江省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