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黄赤夹角的度数即为回归线的度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解答本题需明确黄赤交角的特点:
(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和五带的范围。
(2)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南)纬度数。
(3)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A.电磁波
B.氢气的燃烧
C.核聚变反应
D.核裂变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内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中国某一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1中虚线航行,在阳光初露海面时,刚好通过P地,此时,收音机正在播报北京时间为9:00整。回答问题。

此日, P地的昼长为
A.11小时20分
B.12小时40分
C.10小时30分
D.12小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意可知在阳光初露海面时,刚好通过P地(80?E)
即为当地的日出时间,而此时北京时间为9:00整,可以计算出P地日出的地方时为6:20,由昼长公式?昼长=2(12-日出时间)可计算出第7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2.岩石圈位于3.当一次地震发生时,有关图中E、F两字母所代表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E.①的顶部
F.②的全部
G.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H.③的外部
I.E地震波会使水面上的船只左右摇晃
G.F地震波首先到达地表,引起地物上下颠簸
F地震波会使水面上的船只左右摇晃
E地震波到达地表较迟,引起地物上下颠簸
参考答案:1. B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①表示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2.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选C项。
3.根据图示E的传播速度较F慢,故判断E表示横波,F表示纵波,由于横波无法在液体中传播,故地震发生时纵波首先到达地面,先感觉上下震动,后感觉左右摇晃;而水面上的船只会上下震动。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时间长度H为2.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9时正式开园,此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
A.24小时
B.23时56分4秒
C.365天5时48分46秒
D.365天6时9分10秒
E.①点附近
F.②点附近
G.③点附近
H.④点附近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作回归运动的周期是回归年,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选择C项。
2.5月1日介于3月21日与6月22日之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介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