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终年炎热,因为地处热带 B.气温年较差大,因为海拔较高 C.11月—次年4月为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多降水 D.5-10月为雨季,越过马拉维湖增湿的东南信风,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东非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A错。河流ab段源头是湖泊,水量稳定,流量季节变化小,位于热带地区,无结冰期。但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流速慢,B错。马拉维湖属于构造湖,地壳断裂陷落形成,C错。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带为主,D对。
【小题2】甲地处热带,但位于高原上,海拔高,气候并不终年炎热,A错。纬度低,气温年较差小,B错。根据纬度,该地位于南半球,11月—次年4月为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多降水,C对。5-10月为旱季,D错。
【小题3】两岸纬度相同,太阳辐射不是主要因素,A错。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洋流性质不同,景观差异明显, B对。两岸都是临海,C错。沿海主要是平原地形,不是主要因素,D错。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威海市的气候类型属于下图中的哪一幅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威海市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而结合选项中的气温、降水量信息可判断,甲图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乙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量终年均匀,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小题3】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小题1】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近地面的降温,结合利马的地理位置,受沿岸寒流影响,故造成近地面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故选B项。
【小题2】甲位于巴西东南沿海,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乙位于亚马逊河流域,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在赤道低压的控制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选C项。
【小题3】乙处为热带雨林,多阴雨天气;而丙处位于副热带的大陆西岸,故为热带沙漠气候,天气晴朗,故昼夜温差大。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初,日本许多地区普降特大暴雪。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对日本暴雪空间分布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日本海提供充足水汽
C.西北季风
D.位于板块交界处
【小题2】日本气象厅对雪灾灾情进行密切监测,并制定各种救援方案,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和GIS
B.GPS和GIS
C.GIS
D.GPS和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暴雪是降水的特殊形式,也和降水因素-气候、地形、大湖效应有关。年初仍为冬季,日本大部分地区受到来自亚洲大陆的西北季风的 影响,同时,西北风在吹到日本前经过日本海的加湿作用,在迎风坡面会形成丰沛的降水,这就是此时日本许多地区普降特大暴雪的原因,选D。
【小题2】对灾情动态监测是RS的功能,而对数据分析获得最佳方案做决策则是GIS的功能,所以选A。
考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世界主要国家、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问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E.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F.连绵阴雨天气
G.强对流降雨天气
H.沙尘暴天气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风向。
1.根据题干信息“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结合图示可知24小时后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则可知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2.30-48小时之间,根据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甲地在此期间在低压控制区内,气流向中心幅合上升,夏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