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A.甲处峰林为内力挤压形成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断层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喀斯特地貌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一带。代表性的景观有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故选C。
【小题2】甲处峰林、乙处沟谷都是喀斯特地貌的表现,属于外力地貌。丙处有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丙为断层,丁处是向斜山。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质作用、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图6),回答10~12题。
小题1:图6所示的外力是
A.流水
B.海浪
C.冰川
D.风力
小题2:图6中,强度侵蚀面积最大的是
A.内蒙古
B.甘肃
C.青海
D.新疆
小题3: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较近
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
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0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台湾岛地形分布特征是 。(2分)
(2)据图可知,台湾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 ;此外,每年夏秋季台湾受
(气象灾害)影响较大。请具体说明这种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6分)
(3)该岛I和II气候类型的界线向南弯曲,主要是 的原因。(2分)
(4)台湾水能资源丰富,除了河流众多,还有什么自然原因?请列举两条。(4分)
2003年台湾岛内产业部门及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 产业部门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占岛内生产总值(%) | 1.8 | 30.4 | 67.8 |
| 就业人口(素质高)占总就业人口(%) | 7.3 | 34.9 | 57.8 |
| 岛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 2960 | ||
| 外贸总额(亿美元) | 2710 | ||
参考答案:
(1)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2分)
(2)近板块交界处(2分) 台风(2分)
台风位于北太平洋西部低纬度洋面上,局部湿热空气大规模上升,释放潜热,引起低空空气向中心流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空气旋涡,当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其以上时,形成该灾害。(2分)
(3)地形隆起 (2分)
(4)降水量充沛,地势起伏大(4分)
(5)出口导向型(进口——加工——出口型;外向型)(2分)
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鼓励发展出口加工的政策等。(任两点可得4分)
本题解析:
(1)从台湾的地形图分析,台湾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
(2)板块交界处,易发生地震;夏秋季节是台风的多发季节;台风是特殊的热带气旋,从热带气旋的成因去分析,北太平洋西部低纬度洋面上,温度高,局部湿热空气受热膨胀,会大规模上升,释放潜热,引起低空空气向中心流动,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使空气旋转由周围向中心辐合,当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其以上时,形成该灾害。
(3)I和II气候类型分别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边界向南弯曲表明该区域温度低,而温度低是因该区域地势高而引起的。
(4)水能资源主要受流量和流速的影响,从流量分析,因降水量充沛,所以河流量多;从流速分析,该地地势起伏大,所以河流流速大。
(5)外贸总额的多少受出口贸易的影响,外贸总额所占比重大,说明台湾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就业人口素质高,说明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多港口,利于原料和燃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另外还有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鼓励发展出口加工的政策等。
考点:台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35题。
小题1: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代表外力作用的字母可能是
A.a或b
B.b或c
C.c或d
D.d或a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
小题1:根据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故判断③为岩浆,则④为岩浆岩。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可能是①或②,故判断外力作用为c或d。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中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分别表示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下图是根据三处的横截面状况绘制了下面的剖面图。分析后回答。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河流在上述三图中的流向顺序是?。
(2)简述A、B、C三河段主要的外力作用。?
(3)A处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是?。 如果不合理采伐,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变化??
(4)C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分析C处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因素。?
(5)B处农业生产的特色是?,请简单评价该处采用图示生产方式的区位优势。
参考答案:(1)A——C——B
(2)A、C河段以流水侵蚀和流水搬运作用为主,B河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河流源头补给量可能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导致河流泛滥。
(4)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垂直节理明显,土质结构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5)旱作农业?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采用这种生产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该地的自然资源,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人。
本题解析:通过河床形态判断流向,A为上游,C为中游,B为下游,上中游以流水侵蚀和流水搬运作用为主,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从图例可看出,此河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则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为旱作农业。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