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9 15:19:47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该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问题。
 小题1: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B.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 小题2: 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三江源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区。 小题2:本题考查湿地的价值。从生态环境、水源保护、旅游价值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列四个区域的经纬网图,完成各题。
1.关于四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有关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均为商品农业 B.四地均为密集农业 C.四地农场规模均较大 D.四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均高 E.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 F.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 G.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H.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充足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由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甲是东亚的水稻种植业;乙是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丙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丁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甲不符合商品农业,甲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甲对劳动力需求大,机械化水平低。正确的是B。 2.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丙地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丁地区土地广阔,受大分水岭的影响,处于雨影区,灌溉水源不足,需要调水。正确的是A。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30分 )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下图所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并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10分)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 ,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占分别分析它们对 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8分) (3)大兴安岭东侧山麓分布着若干城镇 ,分析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的原因:(6分 ) 松花江丰涕水电站下游,流 经吉 林市的乩千来江 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江南地区,现在却“选择”了 在吉林越冬。
 (4)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 河滩上越冬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变化: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2分);西部放牧生产面积缩小(或草地面积缩小)(2分);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2分)。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兴建,市场需求增大及政策支持,水稻品种改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水稻种植业面积扩大。 (2)长白山区:①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2分); ②森林茂密,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了大量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2分)。 草原和湿地: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或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危害农田(或保护农田)。(4分,答到防风作用得2分,答到固结土壤得2分) (3)原因:处于冲积扇边缘,地形平坦,利于建城;水源充足;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优越;处于农牧过渡地带,是商贸活动的集散地。(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4)原因:江水不冻,河滩(沙洲)宽阔;河里有丰富的水生生物(水草、鱼虾等),食物充足;水质良好;人们有保护野生物种意识(为它们投食等)。(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西部放牧生产面积缩小,草地面积缩小。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 原因:气候变暖;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兴建;市场需求增大及政策支持;水稻品种改良。(每点2分,答2点得4分) (2)长白山区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山区森林茂密,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了大量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保障玉米带的稳定发展。草原和湿地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危害农田,保护农田。减少风沙灾害对农田的影响。 (3)读图,山麓东侧处于河流山麓冲积扇边缘,地形平坦,利于建城。冲积扇灌溉水源充足,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优越。山麓东侧处于农牧过渡地带,是商贸活动的集散地。所以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 (4)根据材料,该段江水不冻,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到河滩或河心的沙洲宽阔。冬季不冻,河里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如水草、鱼虾等,食物充足。该段水质良好,人们有保护野生物种意识,并为它们投食等,野生动物食物充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状况,应选择的最佳方法是 A.调查访问法 B.问卷调查法 C.野外实地考察法 D.文献资料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野外实地调查是可了解水源地水质状况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第一手资料。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调查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