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陆风示意图,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相反。海陆风的正确画法如下图所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M处为低压中心,气流盛行上升运动,A错;此时MN一线附近可能形成冷锋天气,根据冷锋形成降水的特点可知:雨区位于锋后,即P地附近,则P地可能为连绵的阴雨天气,Q地此时处在冷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形成晴朗的天气;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判断P地吹西北风,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根据洋流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南半球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都是寒流;东岸即大洋西岸都是暖流。若MN一线为南半球大洋西岸的洋流,则该洋流为暖流,B正确;在全球洋流中,只有北印度洋的洋流受季风的影响,流向会随季节发生变化,A错;南半球大洋的西岸受向岸风的影响,形成下降补偿流,不能形成渔场,而南半球大洋的东岸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C错;暖流对所经过的海域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沿岸不会形成荒漠景观,而寒流对所经过的海域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沿岸容易形成荒漠景观,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3】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进入大陆板块下端,往往形成海沟和群岛。马里亚纳海沟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所形成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红海是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大洋中脊是在大洋的中部,岩浆喷涌而形成的,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山地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2: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6分)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及其自然原因。(5分)
(3)由材料2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_________ 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A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热量充足;(2分)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2分)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2分)
(2)沿河谷分布(1分)
自然原因:河谷地区地势较低,(1分)气温较高,(1分)水源充足 (1分)
(3)华北平原地势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2分)地势高,温度低,作物生长时间长,积累有机质多(2分)
本题解析:
(1)B处地处藏北高原,海拔较高。而A位于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海拔低,加上山地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降水丰富,并且山地相对高度大,使得植被种类复杂。
(2)沿河谷分布。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限制了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所以,城市,农业及人口分布在气温相对较高,水源相对充足的河谷地区。
(3)平原地区海拔较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多。
考点: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入冬以后,冷锋往往会使我国北方普降大雪,而后带来“雪后寒”,则下列原因中不属于产生“雪后寒”的是
A.积雪融化吸热
B.新雪反射率高
C.地形平坦,有利于冷空气停留
D.雪后受冷空团气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积雪融化吸热;新雪反射率高都是造成“雪后寒”的成因。地形平坦,有利于冷空气停留与雪后寒无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反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反气旋过境前气压低,过境时气压高,过境后气压变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