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湖南石油资源输送至上海 B.湖南煤炭资源输送至周边省份 C.湖南天然气输送至四川盆地 D.湖南有色金属资源输送至周边省份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影响,从中西部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向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故A项正确。
小题2:湖南省不是我国的主要石油、煤炭产区,A、B项错误;四川盆地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我国西气东输的支线是从四川盆地向湖南、湖北两省输气,C错误;湖南省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产区,D项正确。
小题3:冶金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不适宜布局于广东,A错误;服装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应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B错误;造纸工业属于简单制造业,受劳动力工资、地价和环境污染因素影响,应从城市向郊区转移,C正确;仪器制造业属于市场、技术指向型工业,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我国的人口迁移的现状和我国的主要资源分布概况和不同工业类型的布局基本原则等基本内容。注意结合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等实际问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1:中国新闻网:“早上7点就要出门,赶往福州长乐机场,搭乘9点多的航班飞往香港。在机场至少逗留两个小时,匆匆咽下一碗云吞面后,就要赶着去签下午2点多飞往台北的航班,如果运气不好碰上机场大雾等天气原因,就只能"干等"到晚上8点多的航班。
即使一切都顺利,回到台北新店家里时,差不多也是星光满天的时辰。”这是福州美乐迪幼儿园校长俞美高曾经的返乡路
材料2:中国新闻网:12月15日,两岸将正式开启“大三通”时代,两岸空中直航从周末包机改为天天包机,福建省在厦门航点之外又增加了福州航点,福州直航飞往台北松山机场仅需80多分钟。闽台城市群在距离拉近的同时,也迈入了“一日生活圈”的时代。
材料3:中国新闻网:“两岸一日生活圈”起飞往来更省时省钱
小题1:“航路截弯取直,不用再转机转到头晕”这里的“弯”指?(1分)
小题2:关于“两岸一日生活圈”引发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多线选择题)(2分)
①飞行成本降低,票价有下调空间;?②两岸民众往来旅游更省时、省钱;
③包机票价趋降,邮件快递朝发午至;④催生台商上班族、“通勤族;
小题3:两岸“三通”台湾水果购买力增强了,但价格下降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原因?(3分)
小题4:两岸“三通”以后,台湾与祖国大陆经贸关系更紧密。试从社会、文化、经济角度简析原因。(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香港? (1分)
小题2:①②③④(2分)
小题3:地形类型多样,光热充足,水果品种齐全,名优特产品居多;与大陆大部分地区相比纬度较低,水果上市时间早,价格实惠、品质新鲜激起了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欲。两岸“三通”后,由于销往大陆的台湾水果运输时间缩短,损耗率下降,成本降低,同时供给量增大,价格也随之下降。(3分)
小题4:社会:①大陆稳步推进经济政治改革,社会稳定;②大陆采取积极的投资贸易政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文化:民族文化相同;血脉联系密切;相互交流便利。
经济:①海峡两岸经济具有互补性。台湾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大陆转移,能促进台湾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②大陆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③大陆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广阔;④大陆资源丰富,而台湾主要资源则需进口。(3分)
本题解析: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逐渐加强。大陆政治稳定,社会日趋和谐,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猛,劳动力资源丰富,优惠政策的支持,产业升级,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互动频繁,内地已经成为台湾最大贸易对象,经贸联系不可或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省级行政中心之间,冬季温差最大的一组是 (? )
A.重庆武汉
B.济南石家庄
C.哈尔滨广州
D.南京福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从四个给定的选项中,只有C选项中的哈尔滨与广州之间的纬度差异最大。
点评:本题关键弄清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10分)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8分)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10分)
参考答案:
(1)原因:青海柴达木盆地为我国主要天然气分布区之一,可以补充气源、增强天然气的稳定性。意义:可促进该地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该地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广天然气的使用,减少对薪柴的需求,减轻环境压力。
(2)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线路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气源充足,覆盖华南能源短缺区;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因燃烧煤炭造成的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有利于从供给多元化方面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将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拉动相对较为落后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3)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增加石油产量;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快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发展乙醇汽油等。
本题解析:
(1)西气东输二线经过我国四大气区中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可以补充气源,增强天然气供给的稳定性;并且将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该地经济发展,同时对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2)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的优点可从气源地、经过的地形区、接受天然气的地区、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方面考虑。
(3)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