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⑤地球表面2/3以上为水面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小题2】日地距离适中和昼夜更替周期适中是形成地球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适宜的体积和质量主要要是为形成大气提供了条件。
【小题3】月球属于地月系。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
考点:天体系统;地球在宇宙中。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和月食就是这样出现的。下图为日食形成原理图。
?
日食形成原理图?日全食
材料二?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将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在我国形成了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的巨大最佳观测带。
8时12分,重庆合川看到“初亏”,8时16分,湖北罗田看到“初亏”,8时24分,浙江舟山看到“初亏”……太阳逐渐复圆。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和杭州、安徽的铜陵等城市由于观察日食角度好而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7月22日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
(1)由材料一可知,日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当天,小王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长沙观看,他能看到的是(?)(2分)
A.月食? B.日全食? C.日环食? D.日偏食
(3)家住上海的杨先生得知自己位于此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带上,十分兴奋,但在22日当天他并未观测到壮观的日食景观。原因最可能是(?)(2分)
A.观测方法不当? B.观测仪器故障
C.此日上海为阴雨天气? D.预报不准确,上海地区不能观测到日全食
(4)报道中称苏州、嘉兴、杭州、上海、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是分析其经济活动具体包括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2分)
(2)D(2分)
(3)C。(2分)
(4)观测日食带来旅游观光活动,使餐饮、交通运输、小商品零售等第三产业收入明显增加;观测用品的销售量猛增,最佳观测区经济收入比同期剧增。(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日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地球上某地位于月球的本影区。
(2)长沙不是位于日全食的观测带,所以只能看到日偏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天文观测条件。家住上海的杨先生得知自己位于此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带上,十分兴奋,但在22日当天他并未观测到壮观的日食景观。原因最可能是此日上海为阴雨天气。无法看到太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日全食经济圈的经济活动有观测日食带来旅游观光活动,使餐饮、交通运输、小商品零售等第三产业收入明显增加;观测用品的销售量猛增,最佳观测区经济收入比同期剧增。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日全食时我们能看到平时用肉眼看不到的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B.日冕层
C.日珥
D.中心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天文辐射指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图甲、乙中的曲线表示不同纬度的天文辐射(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和北半球不同纬度地面太阳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图表示北极点和赤道的曲线是
A.⑤C和②B
B.⑥D和①A
C.③B和②A
D.④C和③D
小题2: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区甲图中曲线的数值均大于乙图曲线的数值的原因是
A.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
B.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C.受大气的影响
D.受太阳高度的影响
小题3:12月22日南极点的天文辐射日总量比6月22日北极点天文辐射日总量多,原因可能是
A.南极地区是陆地
B.北极地区是海洋
C.南极海拔高
D.日地距离差异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北极点在冬季出现极夜现象,太阳辐射为0,所以⑥和D表示北极点;赤道在春分日和秋分日附近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所以为①和A。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经过地球大气层,经过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点获得太阳辐射多,1月初为近日点,地球距离太阳近,所以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极点夏至日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出字母代表的太阳外部结构名称:
A ;B ;C 。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和 ,它们分别出现于图中
的A层和B层(填字母)。其活动周期为 年。
(3)A层产生的太阳活动会对 产生影响。
(4)B层产生的太阳活动会对电离层产生扰动,产生 ,并导致短波通讯中断。
(5)C层产生的 ,会在地球的南北两极产生 现象。
参考答案:(1)A、光球 B、色球 C、日冕
(2)黑子 耀斑 11年
(3) 大气层 (4) 磁暴 (5)太阳风 极光
本题解析: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活动周期是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黑子影响降水;扰乱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中断;产生磁暴现象;二极有极光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环境与环境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