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国能源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是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首要原因。(? )
2、综合题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部湖北地区示意图

(1)本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试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6分)
(2)武汉市传统工业优先发展了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其原因有哪些? (5分)
3、单选题 美丽的中华,无论你怎样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下面四组材料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长芦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的盐场,其晒盐的有利条件是
①海滩平坦?②晴天多、光照强?③夏季多暴雨?④气温日较差大2.世界屋脊上远望冰川悬垂,银峰高耸,成为我国夏季气温的最低点,其成因是3.桂林一带孤峰林立,形成“碧莲玉笋”的世界,其形成的原因是
①流水冲刷?②化学溶蚀?③波浪侵蚀?④风力侵蚀4.“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上下联所描写的地区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E.日照时间短
F.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G.海拔高,空气稀薄
H.植被覆盖率低
I.①④
G.②③
③④
①②
青海、甘肃
江苏、浙江
西藏、宁夏
四川、湖南
4、单选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界线
B.棉花生产区与非生产区的界线
C.农区与牧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5、单选题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二是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 之说。据此回答1~2题。
1、吸引苏南地区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的因素是①劳动工资水平②土地价格③政策④市场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