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坡面径流量增加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坡面下渗量增加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沉积岩层的沉积顺序是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把其它岩层切断的岩层形成的晚,所以图中①沉积层形成最早,然后是③,之后因岩浆侵入,形成了岩层②,④是上覆沉积层,形成最晚,故B正确,A、C、D错误。
【小题2】读图,与1980年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故A错误;下渗增多,径流量减少,故B错误,D正确;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水位季节变化小,故C错误。
考点:地壳物质组成和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查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乎”(见图)。金钱豹头部消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下列哪个过程可以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有关右图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类岩石中通常有层理构造
B.甲类岩石中常常能找到化石
C.⑤⑦⑧为高温熔化作用
D.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是变质作用的结果。图中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故①④为变质作用,②③为外力作用,⑤⑦⑧为重熔再生作用,⑥为冷凝作用.石灰岩为沉积岩,
变为大理岩应是④。①④⑤⑥⑦⑧均为内力作用,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致热。三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内可能有化石。
点评:此类试题难度一般,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地壳物质的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小题2】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
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小题3】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 )
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a为河流上游,坡度陡,侵蚀作用显著,b位于河流由山区进入平原的中游地区,搬运作用为主,c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变缓,沉积作用为主。
【小题2】 d为河流由山区流入平原的地区,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在山前形成冲积扇;c位于河流入海口,河道变宽,河流变缓,形成三角洲平原。
【小题3】由于入海口附近河道变宽,河流流速变慢,泥沙会在河口淤积,从而形成三角洲。如果入海泥沙减少,会使得泥沙淤积减少,继而河流流速变快,海水对河岸的侵蚀增强,河岸后退;泥沙淤积对地下水位影响不大。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有( )
A.峡谷
B.V形谷
C.角峰
D.峰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峡谷、峰林、V形谷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