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A.北冰洋海底储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B.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海底出露引发领土争夺 C.气候变暖将使北冰洋航海线日益繁忙 D.近年自然资源价格的提升将使资源的竞争愈加激烈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沿85°E的地形剖面图,回答43~44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以荒漠植被为主
C.以流水地貌为主
D.以内流河为主
小题2:甲、乙两区域均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主要能源输出方式应采用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资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的考察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0N,120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约620S,590W)、中山站(约690S,760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
(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多项选择)
A.海岸线曲折,建港条件好
B.北冰洋连接三大洲两大洋,位置重要
C.世界上淡水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D.摩尔曼斯克是北极圈内最著名的不冻港
(2)在北极地区的夜空,经常出现色彩绚丽的光弧,被称为________,它主要是由来自太阳外部________层的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空大气摩擦而产生的。
(3)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站,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站,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________站。
(4)一年中,黄河站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________ (单项选择)
A.1天?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5)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多项选择)
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C.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D.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学科谜团
参考答案:
(1)BD
(2)极光?日冕
(3)长城?长城?黄河
(4)B
(5)BC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反气旋的影响
C.季风洋流的影响
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导致了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下,而形成影响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成因的差异即可判断。对应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印度电子工业中心是( ?)
A.新德里
B.孟买
C.旧金山
D.班加罗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太阳对地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