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两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2.甲所在国主要的出口产品是
A.混合农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一牧羊带、小麦和林牧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粗放牧羊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E.小麦、玉米
F.铁矿、铝土
G.电子产品和服装
H.羊毛和铁矿石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结合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乙位于美国西岸;第1题,甲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地带;乙位于美国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是美国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2.第2题,甲表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既是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小麦和羊毛;同时又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煤、铁。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2.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
E.太阳辐射强
F.热量充足
G.水源丰富
H.土壤肥沃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图示地区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湖泊的主要补给为山地的冰川融化,最大补给时间为夏季。
2.绿洲位于内陆,受大陆气团的影响,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面分别是东欧和北亚的植被、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及东欧和北亚地区简图。读图,回答
1.①图中植被、农业带的分布与②图中甲~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2.①图中草原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较多的降水
F.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G.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H.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1.①图表示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甲、乙、丙表示的都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而只有乙图反映了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①图中草原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其主要的水汽来源为大西洋,西风从大西洋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草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人,早期阶段从乙地贩运蔬菜去甲地销售,第二阶段自己到乙地承包土地种菜,然后再销往甲地。据此回答1~2题。
? 
1.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收益增多,主要原因在于
[?]
A .自然条件优势
B .市场优势
C.成本优势?
D.技术优势
2.第二阶段主要运输方式可能是
[?]
A.自行车?
B.汽车
C.飞机?
D.远洋轮船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方便产品运输
C.接近消费市场
D.利用廉价劳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材料反映S州的面积不大,说明不是因为该州大量生产柑橘而布局工厂。但该州拥有大型港口,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可见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其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