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小题4】如果上海(121°E)的中学生要开展立竿测影求正午太阳高度的活动,则记录竿影长度的时刻应该是北京时间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乙图判断,测量上述数据的学校位于 ( ) A.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B.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 D.不能判断 |
参考答案:
【小题1】A (1分)
【小题2】先变短,再变长 B (2分)
【小题3】尺(卷尺),手表(任选一个) (1分)
【小题4】11时56分 (1分)
【小题5】C (1分)
【小题6】45°N (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光线和当地地平面的夹角,图中∠A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小题2】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然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杆子的影子逐渐变短,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到最北位置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杆子的影子达到最短,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到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杆子的影子逐渐增长。
【小题3】测量杆子和影子的长度需要尺,测量正午影子长度需要手表确定时间。
【小题4】记录正午影长的地方时为12:00。该地经度为121°E,比北京时间早4分钟,所以当地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1:56分。
【小题5】影子最长时为冬至,影子最短时为夏至。该地影子一直朝向一个方向,影子始终指向北方,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6】影子位于①处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影子长度为1.8米,与杆子长度相等,计算太阳高度为45°,说明该地距离直射点45°。所以该地的地理纬度是45°N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二分二至日”光照图判读。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2是世界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第2、3题。
小题1:从北京看东京,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
A.东南,2000千米
B.西北,2000千米
C.东南,5000千米
D.西北,5000千米
小题2:图中?(?)
A.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丁相距最近?
B.A、B、C所表示的区域面积中C的面积最广
C.a、b、c、d四地中d地没有发生过地震?
D.E、F、G、H四地中F地没有冰川分布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断:东京位于北京的东方,东京纬度较北京低,所以东京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两者经度相隔约20°,所以距离较小,大约为2000千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甲丁之间的经度间隔为75°,甲丙之间的经度间隔为90°,丙丁之间的经度间隔为105°,所以甲丁之间的距离最近;A、B、C所表示的区域面积中B的面积最广;a、b、c、d四地中a地没有发生过地震;F位于接近喜马拉雅山脉附近,海拔高,冰川广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1年11月29日,杭州某地理考察团去山西进行实地考察,飞机改飞呼和浩特机场降落。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考察团走出呼和浩特机场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漫天大雪、能见度仅为5米
B.晴空万里、地上有积雪
C.道路两侧绿化林霜叶正红
D.绿草漫漫、牛羊遍地
小题2:17时15分,该团离开机场去住宿地,太阳还在西边;而此时的杭州夜幕开始降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①经度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拔高度?④雪地反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大雪天气,飞机不能起降,A错。11月29日,是冬季,呼和浩特位于北方,降雪早,可能是晴空万里、地上有积雪,B对。此时该地道路两侧绿化林叶子早已经落尽,C错。冬季北方草木枯黄,也可能被大雪覆盖,D错。
小题2:读图可以看到,两地的经度不同,东边的比西边的时刻早,看到日出早,看到日落也早。所以与经度位置的原因,①对。冬季,北半球纬度高,白昼短,所以此时杭州日出、日落时刻早与纬度无关,②错。呼和浩特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杭州海拔低,③对。雪地反射不影响日落时间,④错。所以D对。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宇宙中的地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