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a B.b C.c D.d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环流强弱一定是指的城市的热岛效应构成的热力环流,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故影响图中环流强弱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气温差异。选C
【小题2】钢铁厂是明显具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其布局应该在城市的热力环流之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的城市远郊区,故选A
考点:热力环流及其用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以城市热岛效应及其与工业布局之间的关系、风向玫瑰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中,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 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某天气系统近地面气压分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X、Y、Z表示等压线,三组箭头表示风的形成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B.N表示地转偏向力
C.V表示风向
D.气压中心为高压
【小题2】 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形成的天气是( )
A.长江流域的梅雨
B.南极大陆的低温
C.西北太平洋的台风
D.华北的秋高气爽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F与等压线垂直,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V相对F右偏,V为风向;N与V垂直,,N为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气压中心为低压,符合题意的为D项。
【小题2】该天气系统为低压气旋,可能形成台风,C正确;长江流域的梅雨受准静止锋影响,A错;南极大陆的低温是因纬度高,接受年太阳辐射少,B错;华北的秋高气爽,受高压反气旋影响,D错。
考点:风的形成;天气系统对天气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4分)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4分)
(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6分)
(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2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2分)。
(2)气温:低一一高一一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2分)
降水:阴雨一一晴一一阴雨(2分)
气压:高一一低(或答逐渐降低)(2分)
(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1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气压数值可知A地气压是亚洲高压。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
(2)M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N位于暖锋锋前也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M和N之间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天。
(3)图中亚欧大陆形成了亚洲高压,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可知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D地1小时后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气温升高。
考点:本题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热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图中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云层的反射。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此时,A地处于 (天气系统)控制下,其中心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 流动, 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 。
(2)画出D处风向,比较B、D两地,风力更大的是 ,原因是 。
(3)C地在未来几天会有锋面过境,简述C地在锋面过境后可能出现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
(4)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现 和 等灾害性天气。
参考答案:
(1)高压 顺时针方向辐散 晴朗
(2)西北风 D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4)寒潮 沙尘暴
本题解析:
(1)根据等压线数值变化特征,越向A中心,气压值越高,所以A为高压(反气旋)控制。北半球高压中心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中心向四周顺时针旋转辐散。受高压系统控制,高压中心空气下沉,多为晴朗天气。
(2)在等压线图上画出D处的风向,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应为指向东方,再画出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向),其次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为西北风。B、D两处等压线的疏密,D处等压线较密集,所以其风力更大,原因为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则风力大。
(3)根据锋的图例,C位处冷锋的锋前,随着该冷锋的移动,未来几天,C地会随着冷锋的过境天气出现变化。冷锋过境后,控制C的为冷气团,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如果在春季出现冷锋,因该季节,冬季仍然较强大,且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正值少雨季节,大风和干旱多会带来沙尘暴和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自然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答题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