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温(受地形影响)分布图。读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把图中数值相同的点,连成平滑曲线。可发现多数等温线为东西走向,并且区域内温差较大,说明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影响气温分布。等温线走向也能反映地形走向。A正确。
【小题2】图中甲与丙地位于低温区,即高海拔地区。乙地气温较高,海拔较低,但乙地地势低洼,易积水,受洪涝威胁较大,丁地等温线稀疏,气温较高,说明当地海拔低,地形平坦,又处于山地南坡,向阳。故D正确。
考点:等温线图判读、地形与聚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1—2题。
小题1: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小题2: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a—b—c
B.d—c—a
C.c—a—b
D.c—b—a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小题:根据a气候的最低月温1月月温低于0°C,而降水量集中于7月,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是北半球特有的气候类型,而不是我国特有;季风气候雨热同期,B项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a为温带季风气候;b气候7月气温最低,但高于0°C,但降水量集中于1月,故判断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进而纬度从低到高为c-b-a。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08年1月28日6
时再发暴雪红色警报(我国暴雪灾害分为四级,12小时降雪量大于4mm称为蓝色预警,大于6mm称为黄色预警
;6小时降雪量大于10mm称为橙色预警,大于15mm称为红色预警)。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如图所示
地区将发生大雪、暴雪和冻雨灾害。
材料二:中央气象台的气象专家说,此时发生如此长时间的暴雪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种危害。
(1)此时亚欧大陆上受_____气压中心控制;北半球太平洋上主要受____气压中心控制。
(2)图中,发生冻雨灾害的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材料中提到,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了图示地区的大雪
、暴雪和冻雨灾害。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4)为什么说,此次长时间的雪灾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下。
参考答案:
(1)亚洲高压(蒙古高压或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2)冬季低温少雨?冬季正午高度角较小;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冬季风控制
(3)从北方来的冷空气与从南方来的暖空气在云贵高原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锋面;从南方来的暖湿空气在锋面上爬升,形成了雨雪天气。
(4)1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强大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控制了亚欧大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亚洲高压势力减弱。受其影响,南下的冬季风因势力减弱与从南面来的暖湿
气流交汇,使锋面较长时间停留在我国东部,形成较长时间的暴雪。
本题解析:
⑴根据时间为1月即可判断;⑵从图中可以判断发生冻雨灾害的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进而可以得出答案;⑶抓住“冷暖空的共同影响”进行分析;⑷从气流的交汇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