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8分)我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成为了“世界工厂”。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世界工厂”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挖动”了大半个地球。

(1)在“世界工厂”示意图中,可以增加的区位因素有__①__、__②__、__③__、技术、政策等。(6分)
(2)“世界工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__①__地区,也使__②__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崛起的最重要“生命线”。(4分)
(3)“世界工厂”的形成,使我国人口出现了__①__和__②__的新特点。(4分)
(4)试分析“世界工厂”促使了我国区域间形成哪些协作联系?(6分)
(5)中国“挖动”了大半个地球,成为世界碳排放最大的国家。这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了什么深刻变化?(8分)
参考答案:
(1)①交通?②水源?③土地?(每空2分,不分次序,共6分)
(2)①沿海(东都沿海) ②海洋运输?(每空2分,共4分)
(3)①内陆向沿海迁移?②城市化 (每空2分,不分次序,共4分)
(4)劳动力:从中西部向沿海迁移;资源、能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农产品:西菜东运、北粮南运等(每点2分,共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5)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海水倒灌;西部高山冰川消融、青藏高原冻土加速消融等等。(每小点2分,共8分,多答不给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本题解析:
(1)此问注意审题,抓住题目信息“可以增加的区位因素有...”的关键词“可以增加”,在“世界工厂”示意图中的区位因素还有交通、水源、土地等因素。
(2)“世界工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由生产的产品主要出口国外,所以使得海洋运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崛起的最重要“生命线”。
(3)由题干信息:我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成为了“世界工厂”,可知“世界工厂”在近30年逐渐形成的,在实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了从内陆向沿海迁移,从农村到城市迁移的过程。
(4)结合上题的结论,可知“世界工厂”促使了我国内陆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劳动力、资源、能源和农产品等区域间协作。我国的劳动力从中西部向沿海迁移,西部的资源、能源输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而建设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5)此问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审题不准,对问题“这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了什么深刻变化”中“这”判断不准,“这”是指我国成为世界碳排放最大的国家,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什么影响,碳排放量大,加剧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西部高山冰川和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海水倒灌等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据统计,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2.5%。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流向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2题。

1、2009年,农民工主要流向
[?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沿海地区
2、针对材料反映的现象,东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 ]
A、降低生活成本
B、加快产业升级
C、改善投资环境
D、提高农民工待遇
参考答案:1、AD
2、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中
[?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示意图(1955~1960年)。”影响图中国家人口迁移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清洁,环境优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西部、南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且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优,为阳光地带,因而吸引东北五大湖地区人口向西部、南部地区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题目。解答时紧密结合美国区域地理特征来分析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的原因。
【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淡水,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规模。
3.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
4.矿产,是资源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
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
3、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政治因素
1、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
合理的政策可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
3、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人口、产业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2000—2005年人口迁移箭头为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A、B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可能是
A.山东、山西? B.江西、浙江?
C.河北、河南? D.湖北、湖南
小题2:从图中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来看,从B地转移至C地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集成电路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装配工业
D.制糖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