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七)
2019-06-29 16:03:15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广东省澄海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地理,34) 读甲、乙两河流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从18世纪开始,沿乙河各国都十分重视以防治洪涝灾害为目的的河道整治,纷纷采取了建造堤防、修筑堰坝和船闸、开挖人工运河、疏浚河床淤泥等众多的工程措施治理河道、改造河道。乙河流域各国十分重视水电的梯级开发。它们采取自主建造或者联合修建的方式,在干流上兴建了几十座各级梯级水电站,并已基本实现成龙配套。乙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其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到沿岸各国的利益,各国按照在建投入的比例来合理地分配电能。六七十年代是乙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废弃物排放量急剧增加。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群众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迫使政府制订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及环保法案,并加强了监督和治理的执法力度,废水、废气和废物未经处理达标,不得排入河流和大气。
 (1)简述A工程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乙河航运发达,是所在大洲的“黄金水道”,该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 ①该河水流流速快,行船速度快?②无冰期,通航时间长 ③随着众多人工运河的开挖和河道的渠化,极大地改善了该河的航运条件 ④该河夏季水量大,利于航运?⑤沿岸各国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3)乙河有哪些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4)试分析甲、乙两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同之处。(提示:从气候气候条件、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特征等角度分析)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主要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南--北走向
| 小题2: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波浪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断裂下陷作用
3、综合题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
 (1)本地区最短缺的资源是什么?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2)分析说明R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3)图中Q湖的面积正在日趋缩小,试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4、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造成甲地6、7月份气温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91eXaM.org B.降水 C.太阳高度 D.洋流
|
小题2:从图示信息分析,该地区的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
①半岛西南部沿海地区
②半岛西北部河口三角洲
③半岛东北部河流中下游平原
④半岛东南部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单选题 读某海域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附近
小题2: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约
A.1400千米
B.1200千米
C.1000千米
D.8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