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自东北往西南 B.自西北往东南 C.自东北往西北 D.自西南往东北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比钓鱼岛纬度高。再根据所学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可知:北半球夏至日,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出越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地比钓鱼岛距离北回归线较远,即纬度差较大。综上所述,B正确。
【小题2】通过读图定位分析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在钓鱼岛及春晓油气田海域以东海区分布的洋流为日本暖流,其流向为由西南向东北。因此D正确。
考点:两点日出早晚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的推断;世界海洋洋流分布及其流向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该图甲为“某日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 ,图乙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甲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AD线表示晨昏线中的 线。
(2)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 点,该日B地的昼长为 小时。
(3)图甲所示日期地球处在图乙所示的 位置上(填数字),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参考答案:(1)北、昏线(2分) (2)18、6(2分)
(3)③、从南回归线往南、往北递减;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3分 )
本题解析:(1)甲图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判断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D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2)图示A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故地方时为18时。图示B点的日落时间为15点,即当地下午为12:00----15:00,故昼长为6小时。(3)甲图的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结合乙图中的太阳直射点分布的纬度位置判断,①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夏至日;③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晨昏线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的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分布特征,进一步推算节气和时间问题计算,调用课本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右图所示为某经线,N、S为极点,P为2013年2月19日晨线和此经线的交点,且沿该经线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日P点北移
B.P点最北可以到达北极点
C.P点往南移动,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D.当P点到达最北位置时,该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比较抽象,只给出了晨线与经线的交点,如果作条辅助线,将晨线补绘出来,并标注出夜半球,则会直观得多。2月19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晨线和夜半球如右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经线进入昼半球的范围将增大,即P点在该日会北移,但P点最北不可能到达北极点;当P点到达最北位置时,该点即晨线与纬线圈的切点,该经线的地方时应为12时。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拉萨与重庆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前者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后者大得多。其主要原因在于拉萨的
A.气候寒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烈
B.冰川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
C.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光照充足
D.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丰富地区,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C.地球到达B点时为12月22 日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状,A错误;图中的A点为地球公转的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B点为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公转速度较慢,所以,B、C错误,D正确。
考点:地球公转。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