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为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在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3.该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在此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都是主要动力
D.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工业化速度
E.技术指向型产业
F.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G.动力指向型产业
H.现代服务业
I.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
G.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参考答案:1. D
2. D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较快,而工业化水平则是先升后降,城市化速度始终快于工业化,D正确。
2.在第Ⅲ阶段,该国工业化水平是降低的,工业对就业机会是起到负作用的,而主要的就业机会来自第三产业的发展,D正确。
3.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分为两类,一是生态问题,一是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都属于环境污染问题,而对于耕地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都属于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沿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城市分布在第一、第二、第三阶梯上的比例大致分别为1%、32%和67%。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11),回答题。
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是2.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有必然联系的是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1世纪初
E.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F.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加剧
G.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H.造成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化。考查读图能力,结合图例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较。1970年之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
2.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故城市化必然造成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b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2.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3.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E.①③
F.②③
G.①④
H.②④
I.甲
G.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为华北平原,有图示等值线的变化可以确定,M地会产生噪声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与市区有便捷的交通道路相连;又因火车站、汽车站布局应位于市区或市区边缘,这样便于客货流集散;码头应位于河流沿岸;综合分析M地最有可能为飞机场。
2.M地为飞机场,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M地主要交通工具是飞机,不可能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
3.综合考虑只有丙地符合飞机起降,且远离市区,噪音污染小,大气污染也小。
考点:本题组考查飞机场布局问题。
点评:本题组考查影响机场布局的区位因素。解答此题需牢牢记住航空港的选址要求。
【方法技巧】航空港的选址
①地形开阔平坦;但要坡度适当
②低云、雾和暴雨较少
③风速较小,跑道沿盛行风向修建
④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保证地基稳定
⑤距城市有一定的距离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