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45°W~180° B.45°E~180°? C.0°~180° D.135°W~180°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初步判读、方向判断和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该日前后,开封的白昼在逐渐变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大气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地面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图中显示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是12时,而气温最高是约14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是约13时。故选A。
小题2:读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的变化曲线,该日昼长为12时,太阳直射赤道,应为春秋分,又因该日前后,开封的白昼在逐渐变短,所以此日应为秋分,那么华北地区秋高气爽;而我国东部寒潮侵袭是秋末、冬季和春初;江淮地区的梅雨是6月;长江中下游伏旱是7月。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
下列四幅图中(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读图,根据图中经度和材料中条件,可以计算出日出时①处的地方时为7时。日出时间在6点之后,说明南半球现在是冬半年,昼短夜长。阴影部分是夜半球,所以A图、D图为昏线,选项A、D错。B图、C图为晨线,但B图中①处昼长夜短,B错。C图中①处昼短夜长,与条件相符,C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回答:(12分)
(1)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2)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日期是?,南极圈上的昼长是?小时,
赤道上的夜长是?小时。
(3)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在?和?点(填字母)。
参考答案:
(1)略?
(2)12月22日? 24? 12?
(3)B? D
本题解析:(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均为逆时针。
(2)依据地轴的倾斜方向,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是12月22日,此日南极圈是极昼,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
(3)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太阳直射其中间纬度,也就是赤道,再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可判断地球的位置是在B和D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转
④太阳的照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交替现象。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而太阳照射下产生昼夜现象,且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工业生产活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