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图》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二)
A.水土不易流失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甲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各占一定比重。缓坡可以开垦为梯田,陡坡可以植树种草,有利于水土保持。根据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的适合在陡坡面积小的坡面修建;坡式梯田适合在坡度相差小的坡面修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适合修建隔坡梯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修建反坡梯田可以改变水土流动的方向,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等高线判读、梯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明去图示地区游玩,发现一段长城遗址,其最有可能位于:?
A.A—B段
B.C—D段
C.E—F段
D.G—H段
小题2:小明在甲、乙、丙、丁四地可能看不到古长城遗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若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最有可能成为制约图中所示区域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水源
B.劳动力
C.地形、土壤
D.市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凸高为山谷。长城修建于山脊位置,起到防御作用,AB位置为山脊,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通视问题。在丘陵山区地势起伏大,如果有山脊阻挡,视线将受阻,由低处往高处看,如果底部坡度较陡,顶部地理事物也不容易发现。图中丙与长城之间有山脊相隔,所以丙地有可能看不到古长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丘陵地形,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南方酸性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问题。(13分)
(1)甲地气压值可能是 百帕。乙地渔场是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
(2)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
(3)此时影响丙地的天气系统是 。简述丙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及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1000或1002(1分)
(2)纽芬兰渔场(1分) 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2分)
(3)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1分); 南北纵列分布(1分); 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1分)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2分),(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
(4)气旋(1分) 阴雨天气(1分) 丙地为低气压中心(气旋过境时),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凝云致雨(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南
B.西北
C.正南
D.正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甲图地球自转为顺时针,为南半球俯视图,图中相邻经线经度相差45°,据此可知甲(0°,45°W)。图乙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为北半球俯视图,图中乙(30°N,135°W)。比较两地纬度,甲地位于乙地南侧。两地经度比较,甲地位于乙地东侧。故A正确。
考点: 地图上判断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旅游者在某岛国旅行(左图),在甲点拍摄到10米外的风景照片(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偏北
小题2:甲点的自然植被属于
A.温带森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
D.亚寒带针叶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左图,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读右图,根据旗形树冠形成,风向为主导因素,该地位于西风带,主风向为西北风,树冠向东南方向伸展。照片有逆光现象,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偏北向逆光概率高。所以镜头朝向最可能偏北,包括北或东北方向,D对。偏东包括东南方向,A错。B、C错。
小题2:根据左图位置,甲地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属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是温带森林,A对。B、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