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 B地先见到日出 B. A地先见到日出 C. A、B两地同时见到日出 D. A、B两地都见不到日出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时间内 (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赤道上白天时间越来越长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B位于东方,所以B地先看到日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几个( )
A.5个 B.1个 C.2个 D.3个
【小题2】二分日,图中 A--F 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
A.5个
B.1个
C.3个
D.2个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除极点外,地球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所以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1个C点,B对。
【小题2】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长相同,各点昼长都相同。同一经线上的点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地方时不同。所以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3个,C对。
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角速度,线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大气热量收支状况和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中放射线数值表示北京时间,同心圆数值表示太阳高度,热量值从外圆到圆心由小到大。读图回答23-24题。
小题1:该地位于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准噶尔盆地
小题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这一天大气热量亏损时间比热量盈余时间短
B.乙时刻到甲时刻大气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下降
C.甲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大气辐射最强
D.乙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逆温层可能最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中北京时间14点太阳高度最大,为正午时分,则该地经度为90°E,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白昼时间为12小时,则该地的地理纬度为45°N,所以该地位于准噶尔盆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该题热量收入曲线和支出曲线应该互换。根据图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的时间约为7小时,大部分时间处于热量亏损时间;乙时刻到甲时刻大气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下降。甲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为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大气辐射最弱;乙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为午后,气温最高,对流运动最强,逆温现象最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就读于我国某大学的李同学,于某日日出时刻早晨7:30(地方时)走进学校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据此,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李同学最有可能走进的大门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该日可能为
A.1月20日
B.3月20日
C.5月20日
D.7月20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进门时间是早晨日出时间,日出东方,根据指向标,甲、丁错,A、D错。夏季日出东北,时间在6点之前,该同学进门是7:30,所以不会是东北方向,C错。只能是冬季的早晨,日出东南方向,从丙门进入,C对。
【小题2】结合前面一题分析,该日应是冬季,所以可能是1月20日,A对。3月20日临近春分,日出时间约是6点,B错。5月、7月我国是夏季,C、D错。
考点:日出、日落日期、时间与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