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整个非洲人爱食糖,而苏丹尤甚,一日不可无糖,2008年人均食糖量达17—22千克。苏丹盛产甘蔗,有大片的甘蔗园,在收获的甘蔗田里,几个大型收割机并排收割,重型卡车则紧跟其后装载,装满后立即沿着田野宽敞的马路驶向不远处高大的制糖厂房。
材料二:“苏丹地区示意图”

(1)试分析苏丹发展甘蔗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2)2012年7月,苏丹非洲最大的糖加工企业开张,苏丹将成为阿拉伯和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糖出口国之一。简述苏丹非洲最大的糖加工企业布局的区位优势。(3分)
(3)苏丹石油输出的主要方式是?,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5分)
(4)有人预测说红海的面积将扩大,是否可信?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苏丹地处热带,光热资源丰富;地处尼罗河沿岸平原;有大片平坦肥沃的冲积土;地表水充足。(4分)
(2)原料丰富;交通便捷;国内外人都爱食糖,市场广阔。(3分)
(3)管道(1分)
优点:运量大 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2分)
缺点: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分)
(4)可信(1分)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1分)
本题解析:
(1)分析一个地方发展某种农业的自然条件应从气候,地形,河流与水源等方面分析,苏丹为热带沙漠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处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分析一个地区发展某种工业应从这种工业需要的区位条件出发分析,从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制糖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因此原料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交通便捷,市场广阔。
(3) 由图上的信息可知,输送石油主要告管道。与其它交通从灵活度,修建成本,运量、安全等角度分析。因此优点,运量大 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缺点: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4) 分析一个红海面积变大变小应从板块角度,通过板块分布可知,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面积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亚北部降水较多,是因为(?)
A.受里海的影响
B.受大西洋、北冰洋的影响
C.受咸海的影响
D.受太平洋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亚北部降水较多,是因为距离大西洋、北冰洋较近,受大西洋、北冰洋的影响大,导致降水较多。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图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说明甲、乙两区域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甲地区西部分布峡湾奇观,试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该地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乙大地甲,从两图经线上看,相同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乙图大于甲图。
(2)甲图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乙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
(3)形成原因:由冰川侵蚀形成。影响:形成渔场,有利于发展渔业;有利发展旅游业;多天然港湾,有利于发展海运。
本题解析: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由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的高低。
(3)甲地区西部分布峡湾奇观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对该地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形成渔场,有利于发展渔业;有利发展旅游业;多天然港湾,有利于发展海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比例尺、地势高低的判断、峡湾奇观的成因及对该地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是
A.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B.交通方便,有利于经济发展
C.有利于发展林业、矿业、旅游业等
D.有利于防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平原地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并且交通便利,有利于经济发展,所以A、B错;山区易发生地质灾害,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矿业和旅游业等,因此C对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A地区历史上雨林被保存完好的原因中,叙述不正确的有(?)
A.丛林阻隔,交通不便
B.湿热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
C.部落经济落后,比现在更注意森林保护
D.人口稀少,开发晚